改革抵高潮,民意得伸张
李明站在窗前,夜风轻拂,那风像冰冷的小手划过他的脸颊,吹动他的衣袍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他的目光投向远处,城墙上的灯火星星点点,微弱的光线在黑暗里闪烁,如同散落在黑夜里的萤火虫。
他深吸一口夜晚有些凉意的空气,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宋濂要告状?
呵,老顽固,尽管放马过来吧!
他知道宋濂联合了一批老学究,正准备联名上书朱元璋,给他安上“扰乱朝纲,祸国殃民”的罪名。
但李明丝毫不慌,他早已料到改革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必然会遭到反击。
只是没想到,这老小子动作还挺快。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谁怕谁啊!
他回到桌案前,点燃一支蜡烛,蜡烛芯燃烧时发出轻微的噼啪声,昏黄的灯光映照在他平静的脸上,那灯光的热度仿佛能让他感受到一丝安心。
他提笔写下几个字——“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宋濂等人,不过是螳臂当车,蚍蜉撼树!
他们的反对,只会更加坚定他改革的决心。
第二天一早,李明便动身前往刘伯温的府邸。
他知道,刘伯温虽然没有明确反对改革,但也一直持观望态度。
要化解这场危机,必须争取到刘伯温的支持。
刘伯温的府邸,古朴而雅致。
李明走进书房,只见刘伯温正坐在案前,手捧一本书卷,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先生,打扰了。”李明拱手行礼。
刘伯温抬起头,看到是李明,微微一笑:“是九公子啊,快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