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功名的好处

一出去就是几个月,如果家里没有男丁的,到了春耕秋收,那就妇孺亲自上田头耕地。

如果连妇孺都无法上地头,那就全家饿死吧!而该给朝廷纳的粮还一点不能少。

这使得有地的农民,都渴望将自己的田产寄名于有功名的举人老爷身上。

这样举人老爷只要收个三分之一的粮食,就可以解决这些农民下一年的富余,甚至能供一个孩子读个书。

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

一个地方,一但有人考取功名,获取举人的功名,那真的就是造福乡梓。

可以让至少几百户农民过上相对富足生活,至少一天可以吃一顿半饱的饭,还能供一个娃读书。

也是因为这一制度,使得一没田产,二没商铺的贫苦百姓,恨不得寄生于他家。

成为举人老爷家的家仆,那身份地位立刻就涨上去了。

普通乡下土财主见了都要殷勤的鞠躬作揖。

这就是一但考上举人,想不富都难,想没有仆役伺候着都不可能。

一推门,门口一堆老少爷们拖儿带女的,只求举人老爷收下自己家人。

不给饭食,不出钱都行。

举人老爷的家仆,乡下土财主都得作揖巴结着。

因为乡下土财主,再有钱,那也得当差纳粮。

而举人老爷是天然的乡绅,为朝廷派差收税的活,由于皇权不下乡。

自然有获取功名的乡绅老爷来代劳了,举人老爷不可能亲自操劳如此琐碎事务。

往往就安排门下的仆役去,走街串巷,到处催款徒劳役。

得罪过的乡下土财主还有好日子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