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知道,一个能在这场皇权争夺战中,摘取到利益果实的靳云,绝对不是那么简单。
他们浸淫官场几十年,清楚的知道,获取官职容易,升官发财也容易。
唯独获取爵位,而且是被皇上亲自敕封的男爵,真不容易。
至少在这几百年里,被敕封贵族的人屈指可数。
而且非常特殊,特殊到决定社稷江山命运的功勋,不得敕封。
如果说他们这些老官僚,是通过科举获取官职地位的。
其中好处是如果能在官场上有个一官半职,代表权势的人脉自然就蔓延开了。
未来,即便不当官了,回到家乡成为一方员外,那也是当地父母官所倚重的豪强存在。
县官在官场关系所不及的地方,治下的某位员外却一封书信就解决了。
除了这之外,即使一生未曾出任过任何官职,只要考取上了举人的功名。
周围有地的农民,有店的老板,都会想方设法的,把自己的产业寄予举人老爷名下。
以保留更多的收获,仅仅是,因为举人老爷名下的产业是不需要当差纳粮的。
一个颇有田产的农民,给朝廷纳粮,是自己收成的一半还多。
留给自己的,经过留种,各种费用后,其实就所剩无几了。
只能所勉强维持一家人基本口粮,再想做别的?
比如孩子读书受教育,那就几乎不可能了。
如果再有个生病什么的,那就是要了一家人的老命了。
那超出一家基本生存的钱粮,足以让一家悬梁自尽。
这还不算,朝廷派差,服劳役,分摊到每家出的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