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能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通过筛选后的粒子以较低的速度进入动力室,然后……当然,这个过程我们看不到,但是仪器对于平台的压力是可测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来推测内部情况。

数压力数值逐渐降低,大约十二分钟后,它漂浮了起来,但没有漂多高便掉了下来,然后又被"托"住向上,然后又……

最终它在一个高度上平衡了,实验成功了一半!

现在这种情况原因其实比较简单,因为电场强度随距离拉开而降低了,虽然是实验室,这里依旧难以做到在开放空间内电场强度处处相等,而电场力直接与电场强度有关,所以……

显然,普通情况下自然电场远远不到四百伏每米,研究团队仍然需要克服一些困难,那就是应对大气中极不稳定的区域电场,及如何在这样比较恶劣的电场环境下使飞行器保持较稳定的飞行。除此之外还有些细节,比如:能源储存,电控(雷达,夜视,红外,地形跟随,地面/空中控制信号接收及处理……),电场环境测量……由于研究是家族性质的,所以即使这些看上去比较简单的东西,它们也会成为具有一定难度的阻碍。

除此之外,最好加上吸收电磁波的涂层,不然这个东西的较慢的飞行速度会使它变成空中小丑,虽然常规手段打不到,但花"亿点"血本,达到近地轨道高度时发射的导弹估计躲不掉吧?那些东西的速度过快了,即使装备了大推力发动机的重型战机也甩不开,那么高的情况下锁定就是死!只能减少被锁定几率,以减少此类风险。

加这个涂层也可以方便以后的实验,至少不是裸奔。

虽然这个难度比较大,这种材料属于机密技术,各国均不外传。如果不是秦岚身份特殊的话,还真的会阻碍住实验进度……

还有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导航。这个真的解决不了,不能用任何国家的导航,这个是肯定的,但是单个家族想要有一套卫星系统无疑是做梦!所以,这个东西估计还是由地面指挥,这意味着这个东西的运动半径不能过大,否则将脱离控制范围。

实验会重复进行,以此摸索最佳磁场强度及电场强度搭配,最佳内部空间布置,最佳重量重心及飞行器整体平衡性设计,还有万年不变的材料强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