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郑伯易身披战甲,率领着郑国公卿们登上新郑那巍峨高耸的城头时,一股凝重而压抑的氛围瞬间笼罩而来。
他们放眼望去,只见城外的楚军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铺天盖地而来,旌旗蔽日,喊杀声震耳欲聋,那气势简直令人胆寒。
郑伯易凝视着城外那黑压压一片、杀气腾腾的楚军,原本就略显苍白的脸色此刻更是毫无血色,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生命力。
然而,作为一国之君,他深知自己的身份,不能在众人面前表现出丝毫的怯懦与退缩。
于是,他强忍着内心的恐惧,挺直了脊梁,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镇定自若,以维护身为君主的威严。
站在郑伯易身后的那些郑国公卿大夫们,则远不如他们的国君那般坚强。
面对着如此强大且凶悍的敌人,许多人早已吓得面无人色,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甚至连再多看一眼城外的楚军都不敢,生怕那凌厉的杀意会穿透他们脆弱的心脏。
此时,郑伯易深吸一口气,缓缓收回那远眺的目光,然后猛地转过身来,目光锐利地扫过身后的一众公卿大夫。
他高声说道:“诸卿,郑国从未犯过任何过错,如今楚国竟然无缘无故兴兵讨伐我国,实乃不义之举!
在此国难当头之际,不知哪位爱卿能够挺身而出,前往楚军大营充当使者?若有人能够成功劝退楚军,寡人愿册封其为上大夫,并赏赐土地三百里!”
郑伯易的话语如同惊雷一般在众人心头炸响,虽然这诱人的条件令不少人心动不已,但一想到要深入敌营去面对那群虎狼之师,所有人都不禁心生怯意。
毕竟,爵位和封地固然重要,但若因此丢了性命,那就一切皆成空了。
所以,尽管众人心中有所渴望,但一时之间还是没有一个人敢主动站出来接下这个艰巨无比的任务。
就在郑伯易满心期待地扫视着在场众臣,然而却迟迟未见有人回应时,他那原本充满希冀的面庞渐渐浮现出一抹难以掩饰的失望之色。
正当所有人都沉默不语之际,突然间,一个三十多岁、身姿挺拔的男子从众卿身后稳步走出。
只见他来到郑伯易面前,然后深深一躬,恭声拜道:“启禀主公,臣烛辛愿亲往一试!”
此语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安静的人群瞬间骚动起来。
众人纷纷将好奇的目光投向这个突然出列的男子,想要一探究竟究竟是谁如此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