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古牌坊

一大早,一辆车从平城县地方志办公室驶出。

“主任,我们今天到哪个地方啊?”

开车的小何问道。

“我们今天去黄林镇看那个牌坊。”坐在副驾驶的谢凌风目视前方,缓缓答道。

地方志办公室与乡镇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整个地方志办公室,除了这辆面包车,就还只有一辆上了年头的皮卡,这还是因为单位的特殊性,有时候需要运输一些文物之类的,在前任主任的再三请求下,县政府才给办公室拨了一辆其他单位淘汰下来的皮卡。

就是他们今天乘坐的面包车,也是半新不旧的二手车,以前除了是主任的座驾,也是办公室其他人使用的公车,只要领导不用,其他人就可以使用,经常会因为争车而发生争执,直到皮卡车来了之后才大大缓解。

今天谢凌风的目的地是黄陵镇,那里有一座平城县唯一的牌坊遗存,因此他选择去看看。

牌坊,也称“绰楔”或者“绅楔”,是中国传统纪念性建筑物之一。

牌坊是封建礼教的产物,是宣扬封建道德观的载体。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

牌坊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黄林镇的这座牌坊据说是明朝中期修建的,距今已经有四百余年。”站在牌坊前,谢凌风指着矗立的建筑介绍道。

别看小何在地方志办公室时间比他长,但对这座牌坊的历史并不了解。来之前,谢凌风可是专门查询过相关资料的。

黄林镇不是谢凌风第一次来了,以前在县委办时,也曾经陪同陈书记一起到这里调研过,但当时只是匆匆看了一眼这座牌坊,并没有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