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汉子一直在说他们村子很穷,他们大概也能想到那场景。现在也不是挑剔的时候,出来行路几个纨绔子弟学会了入乡随俗这个词,体面他们还是能做到的。

小主,

商量好了去处,几人把东西该分的分了分,能让马驮着的就让马驮着,不能驮的肩挑手扛,尽量把这些东西全部打包带走。

虽然他们几个不是干活的料,可那农夫习惯了搬搬抬抬,这点东西经过他的手打理,不仅全部打包的规规整整,留下来让大家拿的东西也不多。

在这之前,几人试着从下面把车架和车厢抬上来,结果根本抬不动。

试了好几次都没有走几步远,那汉子只能放弃,说是等会儿安顿好他们,他去叫村里人来帮忙抬。

关东城心里内疚不已,本来是他们的事情,现在搞的还得拜托别人去麻烦人,都怪几个小子没力气。

心里这么想,其实他也就是念头在脑子里过了过,实际上几名少爷已经很不错了,这会儿一人一个行李背着,一点怨言都没有。

收拾好所有的行李,几人跟着李四往山下走。

闲来无事便问起他们村子的事情。

据李四说,他们村子其实人不多,全村只有二十来户人,百来口人头,全村都是靠着耕种为生。

为了多收点口粮,今年他们特意把山上开了出来,种了些不挑地的豆类,期望多口粮食。

这也是他为何今天出现在山上的缘故,平日里山上这块地他们几乎是种上就不管了,一年收成全靠老天成全,雨水好的时候能多收点,雨水差了连种子都收不回来。

可惜农民就是如此,年年把希望寄托于下一年,年年都不够吃的。

方间明几人想问问春阳府的双季作物为何在这里没有一点传开的迹象,后觉着不好,就没有问。

背后他们偷偷的问了关东城,关兄什么也没说,只是长长的叹了口气,说了句人心呐!

几人想来想去,心里琢磨了很久,才大致的有了点头绪。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点对于关东城几人来说,终于有了真实的体验。

为了带他们回村子,这汉子绕过前面的弯道后,直接带他们插了一条小路,据说从这里到他们村子一刻钟就到了。

可是也没有告诉他们这条小路会这么陡啊,没走几步,几人腿都仿佛不是自己的,每走一步膝盖忽闪忽闪抖个不停,就这还得小心留意着脚下的山路,免得一个不小心滑倒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