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才的一个提议,是梅子没想过的。
“梅子,咱不能在这儿干吗?”
就这短短的几天,在厂里帮忙打杂,去地里帮个忙,领着孩子们去村里供销社买点东西,走走看看,他也看出来了。
这是三嫂的地盘啊。
听说三哥忙着呢,三嫂暑假就带着孩子们一起过来这边待着,俨然就是自己家。
虽然这里看似简单又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三嫂家的家庭关系,他还没搞懂。
他问媳妇,媳妇说的也是表面的,不知道是真不知道啊还是故意不跟他说。
“媳妇,你想想啊,在这干是不是更省事,招生更好办吧?”
张英才列出的几点,正是刚才他们讨论的顾虑,老家和这儿的差距。
“这儿的人富啊,不在乎这六块钱,老家的人要拿出六块钱来,可不好拿。”
有一点还没说,他发现厂里和家里这老些孩子,都没报班啊。
说这个有些不合适,他还是说了,自己媳妇怕啥。
“媳妇,你看厂里这老些娃,他们怎么不报班啊?”
梅子把男人的美梦给打破,“别想了啊,你看九九就知道。这是我嫂子的教育理念。”
“再说了,你没看到吗?虽然不报班,婉芝管着呢。”
还把主意打到自家人身上了,脑瓜子是挺好使。
男人这个思路是对的,可不能干。
“英才,这儿就别想了。人家各个村里都上课了,咱这横插一杠子不好看。”
嫂子不会让她在这干的,连问都不用问。
想挣钱,老实的回老家整。
张英才还积极争取,“梅子,真不行吗?真就招一个班,租村里小学的教室……”
梅子打断,“是真不行,你别说这个了。你也觉得这事能干是吧?那咱俩就赶紧回去。”
“你是怕得罪三嫂吗?”
“不是得罪,咱要在这干,人家报名看的是三哥三嫂的面子,如果是咱开的头那没啥,中途截胡这事,我三哥知道了能揍我!”
“我这样说吧,就别说干,就是嘴上提了,我三嫂都得生气,以后都不让咱过来了。”
“对了,你可别忘了,回家别乱说话啊。省城的事家里不知道。”
张英才……
梅子跟婆家说家里的事,都是挑挑拣拣的说,对自己有利的说,家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说三分留七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她要说自家人十全十美,自己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