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和剑南道的日子都各自紧锣密鼓地过着,东都也不例外。只是辛温平如今的身子也越发不适。
这孩子从刚开始怀孕时就很会折磨她,早期的时候孕吐,如今又不可避免地让辛温平食欲衰颓。早些月份她还能在太医的指点下做些锻炼,可现在连饭都吃不下几口,平日里总觉得身上没有劲儿。因为如今还是皇太女,虽然抚军监国,但终究不是天子,御医是用不得的。何况辛兆的御医都是一群臭老头,恐怕宫里唯一有经验的还是就要告老的吴太医。
当年太祖老来得子时,吴太医虽然不是接生的那个,却也是跟在当时御医身边的得力学生。若说这辛周的医者之中谁的女科最好,还得属吴太医。所幸吴太医也带了几个徒弟,虽说医术不及吴太医,但毕竟行医的年份在那里,日后也可用。而吴太医也带着弟子写了不少女科专着。
在如今吴太医成了辛温平贴身的医官,每日宿在东宫主殿的偏房,辛温平上下朝,无论去哪,她都要跟着。
辛温平也体谅吴太医,只道:“孤这些日子,实在是委屈吴先生了。先生年事已高,还要陪着孤如此早出晚归,日日陪侯。”
吴太医看辛温平这个皇太女可比看辛兆这个皇帝要顺眼,不为什么,人生性就是会更维护贴近自己利益的一方。身为女性,她们天生就是同利益共荣辱的一方。吴太医作为辛周的第二批女医官,正是和窦章一样,受太祖早年思想影响最深的一代。她一生未嫁,早年前后收养了十几个孤儿,都随她姓,称她为母亲。这些孩子中有的走在了她前面,有的忘不了自己生身父母离开了她去寻亲,也有的继承她的衣钵,有的愿意为她养老。
加之,她与杨菀之关系又亲近。
她摆了摆手道:“殿下何须与我这般。殿下是君,我是臣,忠君是我的本分。何况,无论是出于医者本心,或是忠君本分,又或者作为女子的相惜,老身都希望殿下能平平安安。”
她老了,官帽之下尽是银发,只是她到底是医生,懂得如何保养自己,因此精神头是足的。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医学,可她的人生还是有遗憾。这世间女科所留的着作太少,而她们懂得太晚也太浅薄,比起别的疑难杂症,女科,本不该是被忌讳的或者说是发展起来如此步履维艰的。可过去,她们花了六十年的时间,也只是改善了很少很少的一点。在这背后还有巨大的冰山。
无论辛周还是藩国,便是从波斯来的商人,带来的医书里也少有女科。所以她们只能摸索、摸索、再摸索。若是依照辛兆掌权之初的发展,这女科很可能又会因为旧思潮的复辟再度被扼于无声。可以说,这辛周的女科是因为太祖才发展起来的,为了给太祖治病,为了让太祖这个万人之上的女子福寿绵延,才有这么多女太医去研究女科。皇权与父权的界限并不清晰,晚年的太祖或许也在这条界限的左右徘徊摇摆过,所以才会有酷吏,有长生年长达十二载的黑暗官场。
可在辛温平身上,吴太医看见了一丝不一样的可能。她与她的父亲、祖母都不一样。
她监国的这些年,可以明显感觉到女子的地位又上了一层台阶。而且,不是观念上的。观念的觉醒只是少部分的人,而观念觉醒的背后,还是少部分人的争斗、流血、呐喊、牺牲。可要让女子从此不再屈居人下,仅靠少部分人是不够的。如果更多的女子意识不到女子地位提升之必要,那李派的死灰复燃将成为历史一遍又一遍的轮回。
辛温平入朝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维护女子权力写进新律,这项工作如今依旧由当年出面的秋官大夫何瑶在做着。从加重对奸淫女子之事的惩罚,到将男女同学写入法案,还有战争爆发前,辛温平拍板决定了广设慈幼院,除了收留无家可归的孩童,也为受家庭连累的女子提供庇护所。上位者的大手一推,让许多没有意识的人被动接受了改变。识文断字的人无法回到目不识丁的生活,而人过过好日子之后,就很难再去吃苦了。
吴太医相信,如果辛温平能登基,那未来的辛周,一定是女子的辛周。
而辛周的女科,有朝一日也不再会是人们口中难以启齿的话题。
因此,吴太医对辛温平所说句句都是肺腑之言。
为了保证辛温平能顺利生产,吴太医将自己研究多年的养胎操教给了辛温平。在吴太医的指点下,辛温平每日还是要坚持慢走。只是她瘦得厉害,从前约莫有一百二十多斤,她本就高挑,又习武,因此身形看着已经算是中等偏瘦。如今无法保持从前那样的锻炼,身上的肌肉软了,本该看着胖些,可这些日子一称量,竟然比怀孕之前还瘦了几斤。辛周女子素来不以瘦为美,便是寻常对自己外貌不甚在意的辛温平,看着镜中消瘦的自己,也忍不住忧愁。
“孤这消瘦下去,怕是不好。”即便平时在朝臣面前一副处变不惊的模样,初为人母,辛温平心里还是有很多的惶恐。古往今来死在产床上的女子不胜其数,她当然怕死,更怕自己死了,这辛周的江山后继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