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澜微笑。这不就是一百七、八十立方米嘛!
说话间,他们来到一个很大的库房,这里是桅库。苏澜看到,最长的桅杆起码有二十五米。
何盾惊叹道:“七十多尺长的桅杆,与它匹配的船只起码有一百二十尺长,二十多尺宽!”
邓源笑道:“何船长好眼光!”
他们还参观了罗盘库。其中有一个水罗盘,也叫水罗经,它依四维(乾、坤、艮、巽)、八干(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和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名称分为24个方位,是船舶上使用的一种测向工具,是指南针在船舶上应用,它与方位盘相配合,用来确定方向和方位。水罗盘把磁针放在一个中间凹陷处盛水、边上标有方向的盘子里,磁针浮在水上能够自由地旋转,静止时两端分别指向南北。
车茗解释道:“海上航行一般用指南针制成的罗盘来测定航向、方位,所以我们把航路称为针路。”
接下来,他们到了专门存放龙骨的库房。
苏澜忽然想起前世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说的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福建泉州打捞出一艘沉没了七百多年的南宋海船。这艘古船长三十多米,宽十多米、排水量近四百吨、载重量二百多吨。有意思的是,在主龙骨和尾龙骨、主龙骨和艏柱的接合处,各发现一个“保寿孔”,又称“压胜孔”。这两个“保寿孔”的横断面均可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共挖有七个小圆孔,前“保寿孔”的每个小圆孔里各安放铁钱一枚,后“保寿孔”放置十三枚北宋铜钱。“保寿孔”下部各挖一个大圆孔,孔内均放一面铜镜。“保寿孔”上部如北斗星,下部如满月形,这象征“七星伴月”,是我国古代造船的一种传统习惯。古代,人们乘海船,经常遇到风浪触礁沉没,因此人们相信船只装上“保寿孔”就可以化险为夷,保佑船只平安。南沙群岛一带时称七洋洲,船只从这里穿过,俗称“过七星洋”。
苏澜笑问道:“这些龙骨可都有‘保寿孔’?”
邓源的眼睛一亮:“’保寿孔’是我们福船龙骨上具有代表性的标志。就是装饰在龙骨断面上的“七星伴月”的图案。由上面的七个小孔和下面的一个大孔组成,小孔内放置七枚铜钱,大孔里面放一面铜镜。我们福船都有‘保寿孔’。”说罢,还领着大家去参观。
果然,大家都看到了“保寿孔”“七星伴月”的图案。
他们还参观了桐油库、麻库、石灰库和漆库等。路上还发现了一个大石臼。车茗介绍说,这是专为捶制麻绳而用。
参观了作坊和库房,车茗等人又带着大家参观了其他房屋。除了都水监衙门和作塘、作坊、库房、马厩等生产区,还有工匠生活区,这里有工人宿舍、膳堂、茅厕等。建筑规模达到数百间,高轩阔朗,鳞次栉比。
苏澜还看到了井、渠、塘等。总之,生活设施相当完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澜还看到了上、下李厝的齐正和李凤林父子三人,他们是船坞的木匠;还有石匠老奎头和老石头祖孙俩;铁匠柯勇、柯猛兄弟。
他们最后还参观了集市。今天是五天大集,虽然已经到了下午,好多赶集的人都已经回家了,但因为是腊月时节,集市也不分上午还是下午,仍然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十分繁荣。酒铺、茶铺、食铺、点心铺人满为患,甚至还有书铺、布庄、绣楼、钱庄、银楼等。各种珍馐美味的香味和着酒香、茶香,伴着鸡鸭猪羊的叫声,在天地之间、海风惊涛中一起炖煮,真是烟火气十足!
从集市出来,杜诚对车茗道:“看的出来,龙坎船坞从设计到施工,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一套工作程序。能把载重多少作为设计指标,没有相当纯熟的工艺水平,显然是办不到的。”
车茗不知道杜诚的身份,还以为他是苏瑞尚的扈从,当下谦虚地道:“过奖。”
杜诚又问道:“龙坎船坞接不接洋人的订单?都有哪些洋人?来龙坎船坞造船,有没有条件限制,比如说,只要出钱,谁都可以来造船吗?”
车茗道:“确实有洋人来造船。比如高丽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还有爪哇、吕宋、琉球的人。基本上,只要出钱,地方作保,我们就接单。当然,如果朝廷拨付的银两到了,我们可以给将军提前安排计划。”他还以为这个将军的扈从担心海军造船的排期有问题。
杜诚问道:“有没有倭国人?”
“有,但是不多。”车茗道,“对于倭国人,我们有特殊的要求,必须持市舶司的证明,证明他们是合法的商人才可。”
杜诚点点头,又问了车茗一些申建程序以及审核、验收上的一些问题。
邓源、邓谦兄弟则把苏澜请到一边。邓源悄声道:“县主,您的所有船只,按照您的要求,全部建造好了,都在海湾里停靠着。”
苏澜唤来何盾:“一会儿,你去海湾把船交接一下。”
她又唤来宣诚和易坐:“你们二人待会儿跟何船长去看船。我答应你们易舵主的三千石海船,你们只管去挑。具体的事情跟何船长商议。”
宣诚和易坐虽然跟何盾已是熟人,但万没想到,这么年轻的少年郎居然是有着十几年航海经验的老水手,而且还是多达十几艘大小海船的远洋船队的大船长,当即佩服之至。
何盾带着宣诚和易坐到海湾去了。因为交接、检验程序复杂,事情繁琐,他们要在船坞多呆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