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慈禧(九)两派相争

公元 1894 年 7 月 25 日,日本海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域,袭击中国北洋水师。这次突袭标志着日本蓄谋已久的甲午战争,正式爆发。消息传来,朝野震惊,愤怒的情绪,迅速蔓延。

面对日本的侵略挑衅,清朝政府内部主战派的声音,越来越高。他们认为必须坚决回击日本的侵略行为,维护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而光绪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感受到了民众的强烈意愿和压力。

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光绪皇帝决定顺应民意,发布了宣战诏书。这份诏书向全国人民表明了,清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坚决态度,并号召全体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敌。

宣战诏书的发布,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各界人士纷纷表示,支持朝廷的决策,愿意为保卫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军队也积极备战,准备与日军一决高下。同时,国内的舆论也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进行了谴责,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然而,尽管宣战诏书表达了清政府的决心,但要真正战胜强大的日本军队,并非易事。当时的中国,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军队装备落后,指挥系统混乱等。但无论如何,宣战诏书的发布意味着,中国已经走上了抗击日本侵略的道路,这将成为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

起初,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慈禧太后的态度,确实呈现出主战的倾向。要知道,当时的舆论呼声极高,民众对于外敌的入侵义愤填膺,纷纷要求朝廷采取强硬的对抗措施。在这样汹涌澎湃的舆论浪潮冲击下,慈禧太后不得不暂且表现出主战的姿态。

所以,光绪皇帝主战的策略,在这样的形势下,能够较为顺利且较快地推行下去。光绪皇帝满怀壮志,一心想要通过武力抵御外敌,扞卫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他积极调动各方资源,筹备军事力量,制定战略部署。

可是,回过头来仔细审视,慈禧太后一心期盼着自己的六十大寿能够圆满,隆重地举办。对于她而言,这六十大寿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是彰显其权威和地位的重要时刻。她渴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切都能尽善尽美,没有任何的瑕疵和干扰。

她的心里,就迫切地希望能快速解决这场战争。毕竟,战争的持续,意味着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这无疑会对她筹备六十大寿的计划,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那么,慈禧太后的这一夙愿。靠打自然是不可能实现的,战争的不确定性太大,胜负难料,而且战争的长期持续,会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破坏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慈禧太后的内心,更倾向于通过谈判和议,来解决争端。

她手下的那些重臣,也深谙其中的门道。这些重臣们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对于慈禧太后的心思,揣摩得十分透彻。他们明白,迎合慈禧太后的意愿,主张谈判和议,才是保住自己地位和利益的明智之举。

都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一古老的军事箴言,在任何时代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在战争时期,充足的物资供应和稳定的后勤保障,是军队能够保持战斗力,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为了筹措军饷,光绪帝多次心急如焚地下令,坚决暂停颐和园工程。要知道,颐和园工程本是一项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浩大工程。

但在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战争迫在眉睫的关键时刻,光绪帝深知前线将士的生死存亡,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军费的充足与否。他毅然决然地决定,将原本用于颐和园工程的钱款,转用作前线的军费,期望能为军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对此,慈禧太后却不以为然。她一直将颐和园工程,视为自己的心头所好,认为这是彰显皇家威严和自己地位的重要象征。

当得知光绪帝的决定后,她多次大发雷霆,怒火中烧,认为光绪帝此举,是对她权威的挑战和对她意愿的违背。并且,她坚决拒绝放款,调往前线。在她的心中,个人的享受和面子,远远超过了国家的安危和军队的需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如李鸿章等大臣,他们在这样的复杂局势中,只看慈禧的脸色行事。这些大臣们在官场中,早已习惯了揣摩上意,阿谀奉承,他们深知得罪慈禧太后的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光绪皇帝的旨意,那是阳奉阴违,打折扣地施行。他们在执行光绪帝的命令时,总是寻找各种借口和理由,进行拖延,推诿,甚至故意曲解旨意,导致命令无法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

结果可想而知,清朝海军在这样混乱的指挥和匮乏的资源支持下,是一败再败。北方沿海的重要位置,如大连、旅顺等相继失守。

这些地方,原本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保卫国家海疆的关键防线。然而,由于清军的失利,这些要地纷纷落入敌手,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耻辱。

大清朝的海军,也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损失殆尽。曾经耗费巨资打造的舰队,一艘艘战舰或是被击沉,或是被俘获,曾经训练有素的海军将士们,或是英勇牺牲,或是被迫投降。

清朝海军的衰落,不仅使得国家的海防形同虚设,更让外国列强看清了清朝的虚弱本质,进一步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1894 年 11 月 22 日,那是一个黑暗而惨痛的日子。在这一天,穷凶极恶的日军,以其凌厉的攻势攻陷了旅顺。这座原本宁静祥和的城市,瞬间陷入了无尽的恐惧和灾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