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惊慌失措

自大唐的猛将入驻以来,那些曾惊慌失措逃离的商户逐渐回归,甚至一些大胆的商队也开始踏上大唐的领土,向着遥远的薛延陀展开贸易活动。

原来,由于突厥横亘其中,大唐与薛延陀之间的贸易往来被迫中断,没有人能够越过山脉直接抵达其境内。然而,在突厥地区,表面上看似乎遵守约定,但实际上却隐藏着许多猫腻。商队的货款支付顺利,羊毛的数量也不少。但是,当他们离开城市或者归来时,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变故”。有些商队遭遇了盗马贼的抢劫,有些则受到了恶棍的欺负,来去的路上仿佛被诅咒了一样,返回的时候总是有层出不穷的问题等待着他们。奇怪的是,这些劫匪总是留下一些余地,不会一次性抢走所有的货物,而拿走的那部分恰好是商家们勉强可以忍受的损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些事件的幕后黑手很可能就是突厥人。经过一番商议,各支商队决定采取行动。他们准备了两份相同的货物,并将它们分为高、低两个价格等级。然后,两支商队同时出发。低价的一队先走,高价的则跟在后面。结果发现,低价的队伍总是能平安无事地通过,而高价的那一队却经常遭到所谓的“土匪”袭击。仔细一算,突厥抢走的货物价值恰好等于两者之间的差价。至此,大家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也知道了突厥人是如何分辨不同价格的商队。然而,中土人的智慧并不逊于突厥人。此后每次贸易时,总会有一些商队故意提高价格,然后默默地接受被抢劫的命运。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损失惨重,但实际上商家已经在原有的价格上赚取了两倍的利润。

渐渐的,突厥承受不住这高额代价,开始肆无忌惮的掠夺,最终使得商队对和突厥贸易望而却步。如今的粮食匮乏,实为突厥自食恶果。

而如今,在程处佑的治理之下,定襄城的商业渐渐步入繁盛。虽是短暂数日,但他提出的若干政策如同沃土,催生了市场的繁华生机。

唉,新岁又至矣——

长安城中,花灯闪烁,映照李世民眼中的叹息。他在此登基已届五年,时光如水,仿佛并未在心头留下太多波澜。今日是新年,家家户户欢度佳节,于是万灯璀璨如昼,这般景致一年只现此一夜。

此刻的长安宵禁解禁,一年仅此一回,世人得以领略夜晚生活的韵味。恋人在西市街角闲逛,手捧各式小吃,姿态各异,热闹非凡。

岁尽连除夕,子时分两旦。此刻的李世民即便身为帝王,也会如平民一般,端坐太极宫中,与众王子共聚年夜宴。

今晚群臣皆聚,除了在外的李恪王子,其余悉数到齐。公主们也来了,不过地位不同的她们,除了几位身份尊崇者外,其余公主并不与李世民同席。如生有储君或特受宠爱的公主,才有幸伴驾用餐。

长乐公主名列前茅,位置甚为靠前,她在诸位公主中独占鳌头。既是李世民的长女,更是受其钟爱有加,有些皇子所享之宠都无法比拟。其余的王子对这位大姐充满敬畏,她的身份因父皇的宠爱,在宫中尤为尊崇。

席间,众人静待李世民就座,而此时,一份战报令他驻足沉思。李靖、李绩的捷报带给节日更多的喜悦,让李世民心情大好。然而程处佑的报告却让他颇为为难。

报告中,程处佑重点提及商人地位的问题,甚至提出违背国策的提议。士农工商四阶层古已有之,如今如吕不韦那样商贾出身的宰相当国早已不可能。自古商贾不容涉足政坛,这是千百年来不变的律令。曾经连商贾子弟也不准入科举之列,但在李世民登基后已被废止。

那时的李世民饱受反对,只以一句肺腑之言说服众臣,“假设在座诸位出身商贾世家,终身无缘科举,各位又能否甘愿?”无人能够答应,李世民以此强大的论证迫使提案得以通过。

而如今程处佑提出的新观点,让李世民陷入抉择的困境,因为这太过挑战权威。“陛下,用膳时刻已至,长孙皇后与众位王子公主都在等待了。”一位宦官低声提醒。

“再等片刻,待朕答复完毕。”李世民淡然回应。随即,他挥毫在战报上写下几句话,落笔慎重,每一句都经深思熟虑。良久,一刻钟过去,李世民完成了书写。细读后,他又反复核查,确保每一个字句准确无误。

确认无疑,李世民将战报告诫搁置于案上。“呵呵,这程处佑倒也叫联的团圆饭吃得不太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