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六点多钟,一盘盘白白胖胖的饺子被端上了桌,又炒了几个家常菜、切了两盘黄瓜打底的熟食作为配菜。
几个口味的饺子都咸淡适中,香气扑鼻,大家吃着饺子,喝着酒水或饮料,一个个都十分满足。
等到有人吃到了藏在饺子里的钢镚,更是惊喜异常。这可是“幸运儿”的标志。
吃过了晚餐,女人们齐心协力将餐桌给收拾干净,又在桌子上摆上了花生瓜子跟糖果等零嘴儿,聊着天,一起等待着春节联欢晚会开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孩子们却已经迫不及待地到大门口放烟花去了。今年孙琦买的烟花又多又好看,点燃的一瞬,整个村子的夜空都被照亮了,村里人也纷纷领着孩子一起出门来赏烟花,感受着新年的独有氛围。
烟花的燃放声、孩子们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新年最美的乐章。
老人家平时睡的都比较早,除夕也熬到了十点多才睡觉。
三对老人被安排在了孙家老两口这边,连带着孙爱民一家四口,男人在一个屋,女人在一个屋。一张大炕睡六七个人完全没问题,因此这些人并不显得挤得慌。
其余的大人孩子则分别安排到了孙爱国家跟孙爱军家。
这两家每家都有四个住人的房间,也都是搭的很长的大火炕。
像这样的火炕,除了袁恒下乡的时候住过,其他袁家人平时还真没机会接触。
躺在炕上已经暖好的被窝里,全身都跟着热乎了起来。唯一的缺点,就是热过头了,容易上火。
庆阳市这里流行大年初一吃蒸饺的习俗,寓意“蒸蒸日上”。于是,在年初一的中午,大家又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皮薄馅大的蒸饺。
相聚的日子总是短暂的。袁蕊一行人已经提前跟小巴车约好,下午过来接他们回市里。
两点多钟,袁蕊、袁芳两家人先行离开了,袁恒拖家带口地好不容易来一趟,决定再多留两天。
正好孙爱民联系的返程的小巴初四早上才来,袁恒打算搭这趟车到市里。他们买的返程票是年初五的,可以先在袁蕊家停留一天,第二天再坐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