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热热闹闹过大年

袁恒一家、袁芳一家各有四口人,都是腊月二十九到了庆阳市,在袁蕊家住了一晚上,准备第二天一起去孙家拜年。

除了这几家人之外,袁蕊还打算把公婆也带上。

袁蕊有两个小姑子,都在庆阳市区,每年初二回娘家,年三十儿跟初一都是在婆家。

如果儿子一家不在家里过年,老两口就只能自己过年了。

孙家老两口想着袁蕊婆家在小儿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没少出力,就提前让孙爱民跟那边商量,把他们都给请了过来。

这一大波人也租了一辆小巴车,早上早一点出发,不耽误司机回家跟家人吃团年饭。

一行人到了刘王庄的时候也才九点多钟。此时的孙家可热闹了,家里人都到老两口这个院子来帮忙准备中午的餐食。

家里人多,实际上也用不上那么多人帮忙,最后一分工,孙大嫂、孙二嫂负责择菜、洗菜、切菜。外屋地的两个火灶还有炉子都用上了,孙家三兄弟分工负责不同的菜品。孙敏负责给两个灶膛添柴火。

袁洁要帮两个嫂子忙活忙活,被嫂子们给拦了下来,让她专门负责哄孩子。

两家的老人都没让沾手,让他们老几个在热热乎乎的炕头上唠嗑。

其余的孩子则在孙琦这个大哥的带领下出去放鞭炮。

等袁家人到了孙家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热闹的场景。

要说热闹,家家户户过年的时候都比平常热闹,可像孙家今天这样热闹的场面也不多见。

以往的孙家,过年的时候全都是自家人,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闹过。

袁家人一到场,那场面可就更火热了。

原本在炕头上拉家常的几个老人看到门口停了车,都下了炕迎了出去,拉着刚下车的袁蕊的公婆就进了屋。

这几家老人要凑在一起可是着实不容易。袁蕊公婆都是土生土长的江津市区的人,没有农村的亲戚朋友,还是第一次来到农村过年,看着哪里都觉得新鲜又亲切。

穿过外屋地进了屋子,发现房间内十分暖和,比城里供暖的房子也不差。

坐在热乎乎的火炕上,那就更觉得新奇又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