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尘感激地看了谢婉一眼,他知道,有了谢婉的帮助,他将更加顺利地完成皇帝交付的任务,还科举考试一片净土,还天下读书人一个公道……金銮殿上,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落,给原本庄严肃穆的大殿增添了几分暖意。宣旨太监高亢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中,宣读着本次科举考试的最终结果。
“经三司会审,吏部、礼部复核,今状元已定……”太监故意拉长了尾音,吊足了众人的胃口,才缓缓念出,“刘文清!”
人群中,一个身穿青衫的年轻男子听到自己的名字,先是一愣,随即狂喜涌上心头,他正是被污蔑作弊的刘举子,如今终于沉冤得雪。他快步走到大殿中央,跪地谢恩:“草民刘文清,叩谢皇上隆恩!”
皇帝含笑点头,赞许道:“好,好!朕听说你才华出众,饱读诗书,如今看来果然名不虚传。希望你日后能够勤勉为国,不负朕望!”
“臣定当竭尽全力,报效朝廷!”刘文清再次叩首,心中激动万分。他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林尘,眼中满含感激,深深一拜,“多谢林大人明察秋毫,还草民清白!”
林尘微笑着扶起刘文清,语气温和地说道:“刘兄不必多礼,你本就才华横溢,金子总会发光,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另一边,吴考官也被皇帝召见,他原本以为自己参与了舞弊案,就算协助调查,也难逃罪责,没想到皇帝非但没有怪罪,反而对他大加赞赏,并当场宣布晋升他为吏部侍郎,主管官员选拔。
“臣谢主隆恩!”吴考官激动地跪地谢恩,心中对林尘充满了敬佩。他知道,如果没有林尘的坚持和智慧,这桩舞弊案不可能真相大白,自己也不可能获得如此大的机遇。
退朝之后,吴考官特意找到了林尘,感慨万千地说道:“林大人,下官之前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还望大人海涵。这次多亏了大人,下官才能迷途知返,您的大恩大德,下官没敢或忘!”
林尘拍了拍吴考官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吴大人言重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今你能幡然醒悟,我心中甚慰。日后我们还要一起努力,为朝廷选拔更多像刘文清这样的人才……”
与此同时,在京郊的一座幽静书院中,周学士手捧书卷,缓缓走上讲台,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年轻而求知若渴的面孔,缓缓开口……
周学士在书院中,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将手中的书卷轻轻放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年轻而求知若渴的面孔,缓缓开口:“诸位学子,老夫今日与你们说一说这科举舞弊案……”
小主,
他将林尘如何查案,如何明辨是非,最终还刘举子清白的故事娓娓道来,并将林尘在金銮殿上慷慨激昂,为天下读书人请命的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老夫活了大半辈子,见过太多不平之事,也曾迷茫过,彷徨过……”周学士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几分沧桑,“但林大人让我明白,即使身处黑暗,也要心向光明,即使力量微弱,也要坚守正义!”
他的话语在书院中回荡,久久不息。台下的学子们听得热血沸腾,一个个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都是来自各地的优秀学子,怀揣着梦想和抱负,渴望通过科举改变命运,光耀门楣。而林尘的故事,无疑为他们树立了榜样,也更加坚定了他们追求正义的信念。
不久之后,林尘宣布对科举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他深知,要杜绝舞弊现象,必须从制度上加以完善。他提议加强对考官的选拔和监督,制定更加严格的考试流程,并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处理考试违规事件。
“科举是选拔人才的途径,关乎国家命运,不可不慎!”林尘在朝堂之上,语气铿锵有力,“我们要让科举制度成为真正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让天下有志之士,皆能一展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