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德此言差矣,”荀彧摇了摇头,“王厚在荆州颇有威望,若贸然杀之,恐激起更大的反弹,于我军不利。”
“那文若有何高见?”程昱反问道。
“不如继续劝降,晓以利害,或许能使其回心转意。”荀彧提议。
“文若,你这是妇人之仁!”程昱不屑地冷哼一声,“这王厚摆明了是铁了心要与我们作对,岂会轻易改变主意?”
“那依仲德之见,该如何?”荀彧平静地反问。
程昱一时语塞,他虽主张强硬,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司马懿一直沉默不语,直到此时才缓缓开口:“丞相,不如与庞统谈判,以王厚的性命为条件,换取荆州的和平。”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用王厚的命换和平?这代价未免太大。
曹操眉头紧锁,目光落在司马懿身上,“仲达,细说。”
司马懿微微一笑,刚要开口,却被门外传来的急促脚步声打断。
“报——”一个士兵匆匆跑进议事厅,单膝跪地,“启禀丞相,庞统亲率大军,已兵临城下!”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曹操端坐于主位之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在场的谋士们。
司马懿的提议,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一下又一下,一下比一下缓慢,仿佛在权衡着每一个字背后的分量。
“以王厚换荆州和平……”曹操喃喃自语,眉头紧锁,额角的青筋也微微跳动,显然内心正在进行着激烈的博弈。
王厚此人,如同一根扎在曹操心头的刺,拔之则恐生变,留之则如鲠在喉。
他深知,荆州之乱,绝非一时半刻能够平定,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影响他一统天下的宏图伟业。
“文和此计,虽能解燃眉之急,却也并非万全之策。”曹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上位者特有的威严。
“王厚乃荆州义士,在当地颇具声望。若以此等手段逼迫,恐怕会适得其反,激起民愤,导致事态更加复杂。”他的脸上,犹豫和担忧交织在一起,显示出这位枭雄内心深处的矛盾。
稍顷,曹操的眼神逐渐变得锐利起来,仿佛利剑出鞘一般。
“传令下去,先派人与庞统谈判。”他缓缓说道,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不容置疑。
“以王厚的性命为诱饵,拖延其进攻步伐,为我军调兵遣将争取时间。”
曹操的脸上,凝重的神色逐渐被权谋的精明所取代。
他深吸一口气,眼底闪过一道冷光。
“同时,暗中调集兵马,加强城防。我倒要看看,这庞统到底有几分能耐!”他一挥手,语气斩钉截铁,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霸气。
“丞相英明!”众人纷纷起身,齐声说道。
曹操站起身来,背着手,缓缓走出了议事厅,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他深知,眼前的局面,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
他必须步步为营,小心谨慎,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就在这时,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丞相,要不要先去看看那个王厚?”
昏暗潮湿的天牢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味。
铁链碰撞的叮当声,夹杂着不知名虫子的低鸣,更显出此地的阴森可怖。
王厚被粗重的铁链牢牢束缚,手腕和脚踝都被磨出了血痕,与冰冷的铁铐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
然而,他却丝毫没有表现出被囚禁的颓丧,反而挺直了脊梁,如同一株在悬崖峭壁上傲然挺立的劲松。
烛火摇曳,将他的身影拉得忽明忽暗,投射在斑驳的墙面上,仿佛一尊沉默的战神。
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仿佛能穿透眼前的黑暗,直视未来的光明。
他知道,自己身处险境,随时可能被曹操利用或杀害,但他毫无惧色,脸上反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平静。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他记起自己当初毅然决然投身乱世,放弃了安稳的生活,为的就是能够结束这战火纷飞的时代,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他看着自己被镣铐磨破的双手,触感是刺痛的,心头却是火热的。
他的选择,不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天下苍生的福祉。
此刻,他更加坚定,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纵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他所肩负的,是结束乱世的使命,是还百姓太平的重任。
他闭上眼睛,感受着牢房里冰冷的空气,还有铁链带来的束缚感。
他没有感到绝望,反而感到内心涌现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