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智攻许昌巧布局

他知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瓦解敌人的斗志,比千军万马更有力量。

“主公,为何军中最近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荀彧眉头紧锁,看着面色铁青的曹操。

曹操猛地一拍桌案,怒声道:“岂有此理!定是蜀军在背后捣鬼!我绝不饶他们!”

荀彧沉声劝道:“主公息怒,当务之急是稳住军心,彻查谣言来源。否则,恐有大患!”

曹操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文若所言极是,传令下去,严惩造谣生事者,同时加强城内巡逻,绝不能让谣言继续扩散!”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来报,“启禀主公,宛城方向传来消息,蜀军在东门集结,似乎准备攻城!”

曹操眉头紧皱,目光中闪过一丝疑惑。

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一时又说不上来。

荀彧同样面色凝重,“主公,蜀军此举,恐怕只是虚张声势,其真正目的,或许并不在宛城。”

曹操沉吟片刻,缓缓起身,走到大帐门口,望着夜幕中的点点星光,“先看看再说。” 他喃喃自语,眼神变得更加深邃,“不过,传令各营,加强戒备,以防万一。” 他停顿片刻,又补充道,“另外,让钟繇仔细分析,我总觉得,蜀军的意图,绝不简单。”

庞统在营帐中踱步,目光如炬,手中的羽扇轻轻摇动,发出细微的声响。

他下令将士们加紧训练,操练阵法,务必做到令行禁止,进退有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时,工匠们夜以继日地赶制着攻城器械,巨大的撞车、云梯、井阑等等,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狰狞可怖。

庞统时不时走到工匠们中间,亲自检查器械的制作进度和质量,确保万无一失。

他深知,这场仗,只能胜,不能败!

黄忠身披金甲,手持大刀,胯下战马嘶鸣,在许昌城外来回奔驰。

他声如洪钟,对着城楼上的曹军将士大声喊道:“曹贼!可敢出来与我一战!”声音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震耳欲聋。

蜀军将士们在他的带领下,士气高昂,斗志昂扬,喊杀声震天动地,仿佛要将许昌城墙都震塌一般。

黄忠的战马扬起前蹄,发出一声长嘶,他手中的大刀指向城楼,

曹操在城楼上,远远地观望着黄忠,只见他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气势逼人。

曹操不禁感叹道:“此老将真乃虎将也!”他转头看向身边的荀彧,“文若,你看这黄忠,可有破绽?” 荀彧面色凝重,摇了摇头,缓缓说道:“此人勇猛异常,不可轻敌……”

曹操立于城楼之上,目光如炬,紧盯着城下那个白发苍苍却气势逼人的老将黄忠。

黄忠胯下的战马,如同一团跳跃的火焰,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耀眼。

他手中的大刀,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寒光,每一次挥舞都带起一阵狂风,仿佛要将空气都劈开。

黄忠的呐喊声,如同一道惊雷,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震得城楼上的士兵们心惊胆战,手中的刀枪都有些颤抖。

曹操望着黄忠,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敬畏,这位老将,虽年迈却如此勇猛,实乃劲敌!

他的眉宇间笼罩着一层阴影,内心不由得生出几分忌惮。

他收回目光,环视四周,看着身边那些昔日意气风发的将领们。

他们此刻却一个个面露怯色,眼神躲闪,全然没有了往日的豪情壮志。

曹操心中怒火中烧,他怒声问道:“我军中可有敢与此老匹夫一战的将领?”他的声音如同一把利剑,刺入每一个将领的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然而,回应他的却是一片死寂,将领们如同被施了定身法般,一个个低着头,沉默不语,就连平时最爱请战的许褚,此刻也像一只鹌鹑般缩着脖子,不敢抬头。

风,带着夕阳的余温,吹拂着城楼,却吹不散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将领们的盔甲在夕阳下反射着冷光,更衬托出他们内心的畏惧。

曹操的脸色铁青,他感到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他一向以治军严明着称,却没想到,面对一个老将,竟然无人敢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