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王厚诸葛决战新野!

荀彧起身,拱手道:“丞相,王厚将军智勇双全,用兵如神,此番深入新野,定有其深意。我军只需稳住阵脚,静待时机,王厚将军必能逢凶化吉。”

荀攸也起身附和道:“兄长所言极是。王厚将军用兵诡谲,常能以出人意料之计克敌制胜,我等只需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即可。”

程昱却持有不同意见,他上前一步,说道:“丞相,兵贵神速,王厚将军虽智谋超群,但毕竟孤军深入,势单力薄。若孙刘联军合力围攻,王厚将军恐难抵挡。我以为,当速发援军,驰援新野,助王厚将军一臂之力!”

钟繇也赞同程昱的观点,他说道:“丞相,王厚将军乃我军肱骨之臣,不可使其陷于危境。我建议,立即派遣大军,南下支援新野,以解王厚将军之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群则较为谨慎,他说道:“丞相,新野乃荆州北门户,易守难攻,我军若贸然出兵,恐得不偿失。不如先派斥候探明虚实,再做定夺。”

众谋士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曹操听罢,沉吟良久,心中权衡利弊。他深知王厚的才能,也明白新野之战的重要性。

“诸位所言,皆有道理,”曹操缓缓说道,“王厚之才,我深信不疑。然新野战事,亦不可轻忽。我意,先派斥候探明敌情,再做决断。”

“丞相英明!”众谋士齐声应道。

曹操随即下令,派遣精干斥候,前往新野打探军情。同时,他也开始调兵遣将,准备随时出兵支援王厚。

但是,曹操担心马腾和辽东公孙康,一直不敢下定决心。

若王厚这只先锋部队,若是能够荡平荆州,那才是意外之喜!

新野城楼上,寒风凛冽,旌旗猎猎作响。刘备身披战袍,远眺着城外曹军连绵不绝的营帐,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浓重的忧虑。诸葛亮羽扇轻摇,静静地站在他身旁。

“孔明,”刘备率先打破沉默,“曹军来势汹汹,新野城恐难久守啊。”

诸葛亮微微一笑,羽扇指向城外曹营:“主公勿忧,亮已料定王厚三日内必来攻城。”

“哦?”刘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孔明何以如此笃定?”

“王厚此人,用兵诡谲,善出奇兵。如今我军据守新野,以逸待劳,他必不愿与我军长期对峙,定会速战速决。”诸葛亮胸有成竹地说道,“三日之内,他必然会倾巢而出,攻打新野。”

刘备听罢,心中更加担忧:“若王厚果真三日内攻城,我军该如何应对?”

诸葛亮神秘一笑:“主公莫急,亮已有一计,可保新野无虞。”

“计将安出?”刘备急切地问道。

诸葛亮凑近刘备,低声说道:“主公可令关羽将军率领五百精兵,埋伏于博望坡,待曹军先锋部队进入坡中,便放火焚烧,阻断曹军后路。”

“妙计!”刘备闻言大喜,“此计一出,曹军首尾不能相顾,必将大乱!”

诸葛亮继续说道:“待曹军大乱之际,主公可再令张飞将军率领一千精兵,从新野城杀出,与关羽将军内外夹击,必能大败曹军!”

“好!”刘备激动地一拍城墙,“孔明此计,真乃神机妙算!只是……” 刘备略带犹豫,“新野乃战略要地,若弃之可惜。”

诸葛亮目光深邃,缓缓说道:“主公,新野虽重要,但与我军将士性命相比,孰轻孰重?”

刘备沉思片刻,最终下定决心:“孔明所言极是,新野城舍弃便舍弃了!只要能保住我军将士,日后必能东山再起!”

“主公英明!”诸葛亮拱手道,“亮还有一计,可让王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

“哦?”刘备再次被诸葛亮的计谋所吸引,“孔明有何妙计?”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缓缓说道:“王厚此人,自负智谋无双,不将天下英雄放在眼里。我们可以利用他这一点,设下陷阱,让他自投罗网。”

刘备听得入神,追问道:“如何设下陷阱?”

诸葛亮微微一笑:“主公可命人将新野城内所有粮草辎重,全部集中于城中心,并散布消息,就说我军粮草不足,即将弃城而逃。”

“如此一来,王厚必然会以为我军已是强弩之末,放松警惕,轻敌冒进。”刘备恍然大悟。

“正是如此。”诸葛亮点头道,“待王厚率军攻入城中,我军便可放火焚烧粮草辎重,制造混乱,然后趁乱杀出,必能重创曹军!”

“此计甚妙!”刘备赞叹道,“只是,粮草辎重乃我军安身立命之本,若付之一炬,岂不可惜?”

诸葛亮胸有成竹地答道:“主公勿虑,我军只需留下少量粮草,以备不时之需即可。至于烧毁的粮草辎重,日后定能加倍夺回!”

刘备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好!就依孔明之计行事!我倒要看看,王厚这小子,如何应对孔明的火攻毒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