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宫珍的谋划(上)

宫珍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抹精明,沉声道:“陈安久在军旅,且为龙族中人,难免对于人族看法过于粗糙!首先便是他那所谓的‘诸葛、曾、曹、邓’四姓都是‘太子铁杆’,这简直是危言耸听!”

“那舅舅的意思是?”龙傲惠追问道。

宫珍轻轻抚着胡须,缓缓道:“殿下您想想看,作为传承千年的人族世家,怎么可能轻易地成为某一个人的铁杆支持者呢?根据现有的情报来看,诸葛迟如今重新出山,曹伯启冲劲亦不减当年,而且他二人对整个家族的掌控力极强,所以想要劝服这两家,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其他两家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有何不同?”

“曾仕于近日递交了辞呈,而且在前些日子还秘密召集了族中的长者,如此看来他不仅打算让自己平稳地退居二线,更想让整个曾家体面的退场,不再参与人族‘十姓’的争夺。凭他的威望,想必定会得偿所愿。因此,臣可以断言,曾家绝对不会参与这次的争端!更不是什么‘太子铁杆’!”

“好!舅舅不愧是我大兴宫相爷,看的就是透彻!那邓家呢?”

“殿下谬赞臣了!至于邓家,族长邓文原威望不足,族中子弟多有上进之心,因此邓家绝不会甘心就这样失去‘十姓’之位!殿下应该知道,如果不是陛下一味袒护邓文原,他恐怕早就被族人踢下族长的位置了!”

“这我确实有所耳闻。不过卓国公即使身居高位却心性平和,我大兴建国后也是一心只希望族人远离俗世争端,为何会被族里如此对待呢?”

“邓文原确实不争权夺利,一直以来都是‘摸鱼’状态,但是殿下您要知道,他可以凭着开国名臣的功勋、钦赐公爵的殊荣整日‘躺平’,可其余的邓家人呢?他们没有这样的机会和地位,只能靠自身努力奋斗,然而族长的不作为却成为了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哦,你族长疯过、笑过、享受过,现在转头让我们吃苦受苦、劝我们放下一切,这怎么可能呢?也是他这种态度,阻碍了多少邓家人的进取之心!”

“舅舅的意思是,我们完全可以绕过邓文原这个麻烦,直接与邓家联系,他们是绝对可以拉拢的!”

“殿下说的没错!”

“至于其他几家,臣自会筛选斟酌一番后再行动,若有需要殿下的地方,还望您不辞劳累!”

“这是自然!到时舅舅吩咐就是!”

“殿下客气!”宫珍随即冷哼一声,继续说道:“哼!而且他陈安作为毒龙族嫡系子弟,却只把目光放在如今的人族的‘十姓’身上,这实在是小看了人族!”

“哦?难道舅舅在人族当中还有其他的外援吗?”

宫珍微笑着回答道:“这是当然!毕竟人族的‘十姓’是每隔五十年才进行一次选举,而现在的‘十姓’都渴望能够连任。可是,像庄家、田家、程家这些曾经担任过‘十姓’的旧贵,以及付家、柏家、彭家等后起的新兴家族,哪一个不希望能在这‘十姓’中占据一席之地呢?因此,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外部力量。”

“哈哈!如此一来,我方手上的筹码便更多了!再加上陈安那边,此次行事便更加把握!”

“殿下容臣多嘴!陈安不得不防!此番他看似忠贞不渝,实则就是想借殿下之力完成自己的目的!此子野心颇大,若成事之后,恐尾大不掉!”

龙傲惠微微一笑,眼神之中充满自信与骄傲:“舅舅放心,陈安有自己的小算盘,外甥心里有数。只不过他一介武夫,统兵打仗尚可,谋国行政确实单纯理想的可以!所以好多事情,我也并没有对他和盘托出。”

说罢龙傲惠凑到宫珍耳旁低语了几句。

“没想到!真没想到!殿下做事缜密,臣拜服!”听到这话,宫珍不禁松了口气,目光中充满了钦佩和信任,赞叹道。

“不过外甥还有一事担心,陈安此番谋划,缺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殿下之意,可是师出无名?”

“没错!从古至今,凡事都讲一个师出有名,而此番陈安谋划,不是以情动之,便是以利诱之,唯独缺少了举兵之理由!”

“这个好办!你附耳过来!我们只要如此这般……”

“如此甚好!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开始行动吧!外甥这就去杨蒯府上拜访,舅舅联系掌印大监和您说的那位!”

“谨遵王爷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