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明阔川年仅七岁之际,忽必烈突患重病,危在旦夕。临终之前,忽必烈下令由铁幕耳,也就是后来的元成宗暂代摄政之职,并嘱咐待到其成年之时,务必将政权归还于明阔川。岂料,铁幕耳竟背信弃义,悍然将小姨母子驱逐到那遥远的北方边陲之地长达两年,在这期间,小姨不幸染病身亡。”说到此处,龙傲惠不禁摇头叹息。
“既然事情已经发展到这般田地,那么宫川究竟是如何来到大兴的呢?”
“陈大哥是否还记得那份令我国民士气大振的《兴元漠南条约》呢?”
“此等重要之事,陈安又怎会忘却!大兴十一年,蒙古大军气势汹汹地展开了第七次南侵,但最终却以惨败收场。那场激战之中,我大兴军队英勇无畏,斩杀与俘虏的敌军人数多达两万余人。正因如此,蒙元不得不与我大兴签订下《兴元漠南条约》,自此以后,他们不仅要割舍土地、赔偿巨额财富,更需俯首称臣、年年进贡。而那位野心勃勃的元成宗,也自那时起终其一生都未曾敢再向南迈出哪怕一步。”
“陈大哥所述丝毫不差!然而,在这份条约之中尚有一条鲜为人知的规定——派遣蒙元皇族直系血亲前来充当质子。”
“原来如此,难怪陛下会秘密派我作为领队前去迎接......这些蒙元蠢狗,自己吃了败仗不说,竟然把一个孩子推到前面!元成宗此番盘算,居然妄图借我大兴之力除掉宫川这个潜在威胁,实在是阴险至极!”陈安眼中闪过一丝杀气。
“的确如此!自古以来质子能有什么好下场?只是不想来到大兴,父皇和母妃从明阔川的胸前那枚小姨所留的玉佩认出了他的身份。后明阔川更是有幸得父皇垂怜,被陛下收为义子,赐其母亲姓氏,单名为‘川’,从此,那个质子明阔川灰飞烟灭,有的只是大兴的宫川!”龙傲惠继续讲述道。
“原来如此……”陈安点了点头。
“而且……还有一人被嘉贵妃认了出来,那便是宫川身边的老仆宫厉,他现在的名字叫,掌印大监。”
“什么?掌印大监!他居然是宫川的老仆!”陈安十分震惊。
他当年作为领队时连宫川都看不起,更不记得有这么一个老仆,更没想到这个老仆便是如今的掌印大监!
怪不得,感觉这老太监每次见到自己都有些阴恻恻的……
“宫厉本就是宫家护卫家仆,负责守护小姨安全,小姨被掳走时他亦未能幸免,一同被押送至北方苦寒之地。”
“原来如此,那其余几人呢?”
“宫来、宫西兄弟原名分别是可来儿、阿兹克兹,乃是元世祖忽必烈麾下的‘幽冥护卫’,受忽必烈之命守卫小姨母子。”
“他们兄弟二人居然是忽必烈的‘幽冥护卫’!难怪如此人杰!”陈安点头夸赞道。
“不错!他二人作为‘幽冥护卫’本可以选择在新汗座下高官厚禄,但他二人却始终不忘忽必烈托付给他们的使命,忠心耿耿的守卫着宫川母子。”
“宫达那个毛头小子呢?莫非也有什么来头?”陈安继续追问道。
“小达原名已无从知晓,只知道他出生便在极北之地,5岁时父母皆亡,此时恰好遇到流放的小姨母子,便和表哥一同长大,情同亲兄弟。”
“怪不得宫川如此看重这小子,原来有这层关系。”
“就这样,这三人与表哥一同来到了大兴,念其三人有功,父皇便一同赐了他们宫姓,这便有了如今的宫来、宫西、宫达。”
(注:幽冥护卫
幽冥护卫本是成吉思汗铁木真所创,铁木真希望他们如同地狱中爬出来的恶鬼,为大汗麾下亲卫死士,人数不限,只听命于大汗一人。若大汗生前没有另外的交代,大汗归天后他们必须自裁陪葬,以示忠心。
而自受汉文化影响颇深的忽必烈即位后,幽冥护卫则转变为“蒙元人才聚集地”,也更像是只为帝王服务的私人团队,幕僚、亲卫、死士等皆可称为幽冥护卫,所以不乏一些人说“蒙元的顶尖人才不在朝堂,而在幽冥护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