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这些土着世代相袭,等于一个个小型国家的君主,拥有自己的臣属和军队,甚至他们的权力比中原王朝的皇帝要大的多,对臣下完全能生杀予夺随心所欲。
这样的土司王国,挂着官员的名,其实完全是化外邦国,他们抢点东西,烧几个村子,抢点人口,在他们自己看来算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单个的土司,大周能随便踏平。
但一旦讨伐某个土司,该区域基本上所有土司都会站在一条线上。
他们不蠢。
如果大周能肆意征伐某个土司,总有一天会打到他们头上。
所以一乱就是乱一窝。
又基本上都在山区。
说起来比北虏还叫人头疼。
事实也是如此。
不提这些土司在明中后期一直不停的闹事。
就算是常备军始终保持相当高水准的清朝,对土司也是头痛无比。
乾隆年间把准部都杀绝种了,西南夷的大量土司还在。
雍正也算是个有能耐的,他搞的改土归流成就相当有限。
一直到清末,湘西,四川,云贵,还保留着大量世袭土司,乃至到民国都是换汤不换药,到了新中国才彻底解决掉西南土司问题。
很多千年土司家族,至此才消亡。
大周也解决不了,只能尽量震慑。
展现强大武力,叫他们自己心里多掂量。
其实效果不大。
这帮家伙根深蒂固,就算把他们寨子给烧了,田给毁了,他们往大山里一钻,躲上几年一点事没有。
等再出来,收拢治民,仍然是土司。
他们的地位牢固的很,传承最久的是从唐朝乃至隋,南北朝就开始了。
那里的人又最讲血脉,没有所谓高贵血脉的根本成不了头人。
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停的移民,把汉民掺过去,慢慢改变土着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贵州以贵阳为中心,云南以昆明几个府为核心,明初时开始大量移居汉民,这才稳下来。
……
投掷过首级,又是献俘,就是把俘虏牵到午门下方。
然后隆正帝在上面讲一句:“拿去!”
接下来太监们和禁军纷纷跟着喊叫。
声音越来越大,效果堪比大量扩音喇叭。
今天是大典,为了彰显大周朝廷威力,宣扬武力,皇城大开,任百姓过来围观。
当然,普通百姓很难靠近广场,这边更多的是官吏和相关人员。
就这样也是好几万人,沿着皇城御道到东安门,西安门,大周门,足足围了好几十万人。
毕竟几十年未有的大胜。
哪怕是掺水的大胜。
随着拿去声响起,献俘大典也是到了高潮。
几千俘虏被押走,送到城外西山大营那边分批砍头。
只有那几个台吉和一些千夫长级别的,加起来几十人,留在城里的东市斩首。
总不好在城里砍几千人,血淋淋的有点有碍观瞻。
俘虏们步履蹒跚,仿佛待宰羔羊。
但无人同情。
这帮人在草原上是老实巴交,骑马放牧,安分守己。
甚至有远客来,他们平时舍不得吃的喝的,都会拿出来招待客人。
但这是对他们自己人。
到了汉地,他们就化身成了恶魔。
他们连汉民的锄头都不会放过,锅碗瓢盆都照抢不误,如果时间充裕,他们连家具都抢。
村落有一个算一个,一律烧光。
男女老幼,老人一律杀光,男丁抓回去种地,女人抓回去分给牧民。
孩子能活下来,带回去当小奴隶。
可怜这些人,被他们残害的人有话要说。
不要机械思维,拿后世套古人。
这时候没有形成一个国家,也不存在民族融合。
得等一方彻底强势,才谈的上融合彼此,和睦相处。
隆正帝脸颊微红。
扫视着自己的几个皇子,再看廉亲王,智亲王,勇郡王等诸王。
皇帝心中冷笑。
这几年他开始发力,疏理政务,插手军事。
涮新吏治,责任地方官补齐府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