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叫他受掣肘的就是内阁。
从首辅中极殿大学士到东阁大学士,内阁全部是景和旧臣。
加上六部尚书和大半的侍郎,还有大半的京卿。
小主,
大半的武勋。
甚至大半的太监都是太上皇使出来的老人。
这位皇帝真的是举步维艰。
好在禁军,也就是上三卫换了隆正帝的人,否则他都不能安寝。
内府交忠顺王管理,也归隆正帝所有。
身边的太监逐渐换人,大内也就是大明宫逐渐控制在手。
地方上换了不少疆臣,逐渐收回地方权柄。
可惜中枢朝堂,仍然找不到下手的契机。
“皇爷,报纸来了。”
接近卯时二刻,也就是六点来钟光景时,隆正帝已经批复了几十道奏疏。
接下来是等卯时三刻前后,会有内阁大学士和忠顺王等人进入养心殿,参与每天的常朝。
这种常朝和大朝不同,大朝是礼仪性质,常朝才是真正的议军国大政。
一些悬而不决的要紧大事,需要在常朝中讨论。
在此之前,皇帝会用一些粥点。
内侍们早就把报纸的油墨烫干,展开摆在御案上。
这时候,戴权等大太监也进入殿中侍奉左右。
至于后妃宫嫔,按前明规矩,侍寝完事后就直接送回妃嫔自己的住处。
哪怕是皇后也不能留宿。
这也是前明的教训。
嘉靖帝留宿妃嫔宫中,差点被一群宫女合力勒死。
要不是打的是死节而不是活节,用不上力,堂堂皇帝就会死在最卑贱的宫女手中。
管你什么心机深沉,多智近妖,驭下如臂使指……嘉靖要真被勒死的,会成为千古笑料。
打嘉靖之后,皇帝的住处就不再留宿妃嫔,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减少风险。
隆正帝其实很享受独处。
他是天生的政治生物。
关注的只有军国大事。
在处理这些事的时候,他有更大的快感。
事实上真有男人不好女色,隆正帝就是其中之一。
他三个长大成人的儿子都是皇子时期出生,即位两年多,宫中一个新生儿也没有。
接下来隆正帝翻动报纸,东暖阁中满是刷刷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