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巩固艰,智破暗谋险
李明换上一身便服,带着几个侍卫,悄悄地溜出了皇宫。
大街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但李明却无心欣赏这盛世景象,他的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忧虑。
“这新式考核,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他喃喃自语,恨不得立刻找到答案。
“皇上,您看,那边围了好多人。”一个侍卫眼尖,指着不远处的一处空地说道。
李明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群人围在一起,正对着张贴的告示议论纷纷。
“这新式考核,简直就是胡闹!”
“就是,考什么算数、格物,这能当饭吃吗?”
“还是得读四书五经,考科举,才是正途!”
李明挤进人群,仔细倾听着他们的抱怨。
他发现,这些百姓并非反对教育本身,而是对考核的内容和方式感到不满。
他们觉得这些东西太过于“花里胡哨”,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脱节。
“各位父老乡亲,朕是新学堂的负责人,大家有什么意见,都可以跟朕说。”李明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百姓们见来人器宇不凡,纷纷安静下来,七嘴八舌地向李明诉说着自己的担忧和顾虑。
李明耐心倾听,时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
另一边,方孝孺也在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他原本以为,李明会仗着皇权,强行推行新式考核。
毕竟,在他看来,那些百姓都是愚昧无知的,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李明竟然主动深入民间,倾听百姓的声音!
“他……他竟然要修改考核内容?”方孝孺瞪大了双眼,一脸的难以置信。
这简直颠覆了他的认知!
在方孝孺看来,当权者都是高高在上的,根本不可能放下身段,去理会底层百姓的感受。
可李明的所作所为,却让他刮目相看。
李明回到宫中,立刻召集了解缙等一众官员,商议修改考核内容的事宜。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他们最终达成了一致:
在保留原有科目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实用技能考核,比如农耕、纺织、算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