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诡案密档 (稿1)
我是陈默,本节内容是根据淮北市一名匿名网友投稿的亲身经历整理而成。以下是他的完整口述——
引子:凌晨三点的陌生来电
那是我大四实习期的最后一个月,淮北的冬夜冷得刺骨。我蜷缩在城中村出租屋的床上,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招聘软件,焦虑得几乎要啃穿被角。突然,手机震动起来,一个归属地显示为“淮北本地”的陌生号码在凌晨三点打来。我犹豫着接通,对面传来沙哑的男声:“小程,西苑小区3栋402,有份高薪兼职做不做?”
我浑身一激灵。对方准确叫出了我的名字,而我从未在任何平台登记过住址。更诡异的是,西苑小区是淮北有名的“鬼楼”——十年前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烂尾的楼体被野草和藤蔓吞噬,连流浪汉都不敢靠近。可对方开出了日结500元的报酬,这对当时负债交房租的我来说,无异于救命稻草。
第一夜:消失的402室
按照约定,我背着装满摄影器材的包,在晚上十点摸进了西苑小区。月光下,混凝土裸露的楼体像巨兽的骨架,3栋402室的窗户竟透出微弱的光。可当我爬上四楼时,眼前的景象让血液凝固:整层楼只有401和403的门牌,中间本该是402的位置,只剩一片布满裂痕的空白墙面。
我颤抖着打开手电筒,忽然闻到浓烈的香烛味。转头发现401门缝渗出暗红液体,门板上用朱砂画着扭曲的符号,与我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民俗课见过的“镇魂符”极其相似。这时手机收到新消息:“进402,把供桌上的红布掀开。”
第二重空间:循环的录像带
鬼使神差地,我伸手触碰那面墙。指尖传来冰凉的金属质感,整面墙竟像水波般荡漾开,露出贴满黄符的木门。屋内是上世纪90年代的装潢,八仙桌上摆着老式录像机和一叠泛黄的录像带。
最早那卷标注着“1998.10.3监控记录”。画面里,五个年轻人围坐在我现在的位置,他们背后的挂历突然渗出鲜血,日期变成无限循环的“10月3日”。当其中一人试图逃跑时,电视机里猛地伸出枯手将他拖进屏幕。更恐怖的是,我在最新录像带里看到了自己——此刻正站在房间中央看录像的自己。
第三日:网吧里的时间裂缝
逃出小区后,我发现时间停留在10月3日。每天清晨六点,手机自动收到陌生号码的催促:“今日拍摄任务:淮海西路旧网吧。”那家早已倒闭的网吧竟重新营业,键盘上落着2005年的灰尘。
我在角落发现台球室暗门,穿过布满蛛网的长廊,尽头房间挂着“1987届校友会”横幅。黑白照片上赫然是录像带里那五个人的脸,而活动日期写着“1998年10月3日”。突然,显示器自动开机,贴吧界面弹出一条2008年的帖子:“西苑小区招试睡员,日薪500,联系王经理13xxxxxxxxx”——正是给我打电话的号码。
最终章:符咒与镜中人
当我带着桃木剑和朱砂再闯402室时,供桌上的红布下是面青铜古镜。镜中倒映出的不是我,而是个穿中山装的男人,他的脸与录像带里被拖进电视的人完全重合。他嘴唇未动,声音却在我脑中炸响:“你接了帖子,就是第6个祭品。”
供桌突然坍塌,镜面裂痕中伸出无数苍白手臂。我疯狂泼洒随身携带的雄黄粉,在惨叫声中瞥见镜背铭文——“丙寅年癸巳月丁未日,程氏血脉可破此局”。直到这时我才想起,祖父临终前塞给我的族谱里,记载着程家祖上是淮北一带的驱邪术士。
尾声:未解的重叠时空
现在,我藏身在淮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地下室写下这些。手机每隔23小时59分就会收到新任务,而城市地图上不断出现本不该存在的地址:1992年拆除的国营百货、2015年焚毁的造纸厂……每次完成任务,我都感觉有东西在慢慢替换我的记忆。
如果你在淮北看到穿灰色连帽衫、背着青铜镜的年轻人,请不要靠近。那可能已经不是我了。
(本文根据淮北市网友“逆光者”口述整理,涉及地点及事件均经过模糊化处理。如有雷同,请勿深究。)
---
注:文中涉及的民俗符号、时空错乱现象及驱邪手法,部分参考了淮北地区地方志记载的民间传说,并结合现代悬疑叙事进行艺术加工。如需考证原始资料,可查阅淮北市档案馆1987-1998年间的《异常事件记录册》(保密级别:Ⅲ级)。
---
欢迎来到诡案密档 (稿2)
我是陆明川,本章内容是根据淮北市某高校网友投稿的亲身经历整理而成。以下故事涉及的地名、人名均经过模糊化处理,但核心事件细节完整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