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兴高潮:破局盛举在望
萧景川面对周学士的抵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他明白,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引来反弹。
他早已预料到这场文化复兴之路会充满荆棘,但越是艰难,他越是要迎难而上。
筹备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萧景川事必躬亲,从场地选择到节目安排,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他废寝忘食地工作,书房的灯火常常彻夜通明。
巨大的压力让他感到身心俱疲,但他眼神中的坚定却从未动摇。
筹备团队的成员们也被他的斗志所感染,每个人都绷紧了弦,紧张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团队中。
周学士果然如萧景川所料,联合了一众老学究,对萧景川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他们四处散播谣言,诋毁萧景川的计划,说他这是“离经叛道”、“哗众取宠”,甚至有人上书弹劾他“扰乱纲常”。
面对这些攻击,萧景川没有选择沉默,他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他以雄辩的口才和无可辩驳的证据,一一驳斥了那些无稽之谈。
他指出,文化需要创新,需要发展,墨守成规只会导致文化的衰落。
他慷慨激昂的演讲,赢得了许多年轻人的支持,也让那些老学究们哑口无言。
双方矛盾激化,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一场关于文化未来的争论,在京城内外愈演愈烈。
萧景川站在风口浪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他毫不畏惧。
他知道,这场斗争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更是为了大盛文化的未来。
“大人,账房来报,赵富商临时变卦,撤回了赞助,说是另有安排……”侍卫的声音低沉,在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
萧景川手中的笔“啪”地一声掉落在桌案上,溅起一滴墨汁,在洁白的纸上晕染开来,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撤资?
又是撤资!
萧景川只觉得脑中“嗡”的一声,眼前一阵发黑。
这段时间为了筹备盛会,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心力,好不容易才拉到赞助,如今赵富商突然撤资,无疑是雪上加霜。
他用力揉了揉眉心,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资金缺口如此之大,该如何是好?
筹备工作已经到了最后阶段,若是现在功亏一篑,岂不是前功尽弃?
巨大的压力如同潮水般涌来,压得他喘不过气。
书房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沉闷得让人窒息。
他感到一阵无力,瘫坐在椅子上,双眼无神地望着天花板。
难道,真的要放弃吗?
不,绝不!
萧景川猛地站起身,他就不信,凭他现代人的智慧,还能被这点困难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