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约签订的档口,大批明军源源不断的开往巴尔喀什城和阿来木托城,这两个城池相隔不是太远。
虽然两座城在哈萨克汗国看来已经算是大城,但是朱辰钰看来,就很不满意,这两座城在她看来实在是太小,太弱。
为了充实新占的土地,朱辰钰下令,新领地暂时租借给西域王朱自成,让他想办法迁移一百万汉民过去,开垦紫霞谷流域的田地,配合帝国建立西域建设兵团。
现在的大明,疆域辽阔,国库充盈,最缺的反而是人口,朱辰钰想尽办法鼓励生育,生孩子有奖励!生个十个八个的,那就是国家功臣,一等功。
西域王早就建国,称西夏国,这次可不是党项人的西夏,而是汉人的西夏国。在民族问题上,朱自成跟朱辰钰一样,有着自己的坚持。
二人都是彻头彻尾的民族主义者,掌握大权的必须是汉人,这才满意。
少数民族受到严重打压,朱自成效仿大明帝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实际上就是剥夺少数民族的生育权。
即便西域人烟稀少,汉人少的可怜,但也不允许少数民族生育后代。这一切,只为将来本族的兴盛腾出空间。
很快,以巴尔喀什城为跳板,大明帝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西域大开发,本来人口不多的哈萨克汗国,被朱辰钰征用了七成以上的青壮人口来修建西征之路,包括发展据点城池。
大明帝国有钱有粮,完全养得起这些哈萨克劳工,毕竟大明帝国只需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就可以。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劳动力,朱辰钰出手干涉哈萨克汗国的内政,逼迫对方制定新的税法!目的是减轻哈萨克贵族对这些普通民众的盘剥压榨。
这个办法一出,俘获大批民心,哈萨克人都不知道该效忠哪一个皇帝了!从阵营来说,他们应该忠于大汗,但从实际来说,大明女皇给他们稳定的生活,比大汗对他们都好!他们羡慕大明的子民,居然拥有这么一位目光远大的英明皇帝!
大明十七年春,经过将近一年的建设,大明帝国稳固了在哈萨克汗国的统治地位,大批部队进驻哈萨克汗国,所有明军要塞实现无线电和电力的互通,一条公路,一条铁路,将各个要塞串成一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