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辰钰得知左良玉还在武昌,就打算攻打武昌,收编了这厮。恰好马万年的左路军也到了。
朱辰钰立刻把侦查到的情况和自己的计划跟马万年详细说了一遍。
“这...恕在下愚钝,这左良玉不是咱大明的臣子吗?朱女侠为什么要对付他?”
朱辰钰像看傻瓜一样看着马万年:“大明的臣子?你觉得他是吗?如果他是大明的臣子,离南京这么近,他为什么按兵不动,不去救驾?”
马万年沉默了!是啊,他为何按兵不动!
之前朱辰钰以为左良玉死了,就没派人通知左良玉潞王监国之事。自然也没人知道左良玉还活着。朱辰钰的玄衣卫也忽略了对这边的调查。
“马大哥,你就瞧好儿吧!待会儿咱们把武昌围住,只留去金陵的口子,然后告诉他潞王监国和金陵陷落之事,你看他跑还是不跑!”
“马大哥,你可带人分几个大队沿江埋伏,他若是不跑,卸了甲跟我去重庆领罪,那么咱就认他还是明将,他若是奔南京逃,大哥你就层层阻截,是生擒还是击杀,全凭大哥你做主!”
马万年点点头,道:“好!就按朱女侠所说!还请多加小心!”
朱辰钰立刻安排分兵,按照敌方武昌大营的布局,有针对性的将手下部队分了五个集团,一个集团一万人,准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合围左良玉的武昌大营。
临时的电报通讯线路由专门训练的布线兵沿着江边悄悄的搭建起来,将马万年各队和朱辰钰各队紧密的联系起来。
而朱辰钰的各个分队之间,也有机动性很强的布线兵配合,这样类似于即时通讯的情报系统一旦联合起来作战,别说左良玉,谁来了也得跪!
古代作战,大军团的指挥是个巨大难题,因为十几万人的部队展开之后,铺天盖地,方圆十几里都是军队,首尾不能相顾,仅凭旗帜指挥,难度相当大。
统军将领不是千里眼顺风耳,无法仅通过旗帜和探马回报就迅速掌握战场情况。但是蜀军可以做到即时通讯,战场情况可以牢牢的控制在主将手中。
“传令各队,酉时二刻进入位置!”
“派人去迎接大元帅,将此书信交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