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队伍前方,身为演武教头的蒙恬,身着一袭朴素却整洁的劲装,身姿挺拔如松,浑身散发着与旁人不同的英气。他虽无将军的威严排场,却有着一股让人无法忽视的气势。此刻,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犹如鹰隼般注视着前方的士兵,每一个细微动作都逃不过他的眼睛。随着演练开始,他声如洪钟,有条不紊地发出一道道指令。他的声音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穿透整个演练场,传入每一个士兵耳中。士兵们仿若一体,紧密配合,动作整齐划一,精准有力地执行着每一个任务。他们的脚步声整齐而有力,踏在地面上,发出沉闷而震撼的声响,仿佛是大地在为他们的团结与力量而颤抖。
蒙恬灵活运用各种战术,指挥若定。他时而挥舞手中的令旗,指示士兵们变换阵型;时而大声呼喊,调整士兵们的进攻节奏。在他的指挥下,士兵们犹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又似狡兔般灵活多变。他们的进攻如狂风暴雨般猛烈,防守如铜墙铁壁般坚固。
庄襄王端坐在观阅台上,看着秦军整齐的演练,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对身旁的大臣说道:“今日秦军演练,气势如虹,军威大振,可见平日训练之刻苦。”
肥胖的王大人赶忙附和,脸上堆满谄媚的笑容:“陛下圣明!秦军如此威武,全赖陛下平日的英明领导与悉心栽培,此番演练更是彰显了陛下卓越的治军之道啊。”
老臣李大人捋了捋胡须,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许:“陛下所言极是,秦军训练有素,实乃我秦国之幸。”
这时,年轻的赵大人也凑了过来,他虽不懂军事,却也不甘示弱,故作高深地说:“这演练看着是热闹,依我看呐,也就是些花架子,真到了战场上,哪能这么整齐划一,还不是乱成一锅粥。这次演练组织得像模像样罢了。”
李大人闻言,眉头一皱,反驳道:“赵大人此言差矣,演练便是为了在战场上能有默契配合,士兵们的协同作战能力尽显,战时方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战术的运用恰到好处,岂是运气能解释的?”
赵大人被说得有些尴尬,却仍强辩道:“李大人,这纸上谈兵谁不会,真到了实战,变数可多了去了。”
一旁的孙大人也开口了:“赵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这演练指挥得如此出色,实战中必然也有过人之处。你看那攻城时的战术运用,声东击西、出其不意,岂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赵大人哼了一声,不屑地说:“孙大人,你这是马后炮。真到了战场上,敌军可不会按你演练的来,指不定出什么幺蛾子呢。”
钱大人一直默不作声,此时也忍不住说道:“赵大人,你这话就偏激了。演练虽不能完全等同于实战,但也能看出将领的指挥能力和士兵的训练水平。能把秦军训练得如此出色,就值得肯定。”
赵大人还想反驳,庄襄王笑着摆摆手:“好了好了,今日是来看演练的,莫要为此争论不休。”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
然而,在众人都将目光聚焦于秦军整体时,嬴政却紧紧盯着指挥演练的蒙恬,眼神中透露出浓厚的兴趣与欣赏。他看着蒙恬在演练中展现出的军事才能,心中暗自惊叹,隐隐觉得,眼前的蒙恬或许就是梦中洛神所说的那位武将。
随着演练推进,蒙恬指挥士兵们进入了模拟攻城战阶段。只见他站在高处,俯瞰着整个战场,心中迅速盘算着。他先派出一队轻骑兵,佯装正面强攻,吸引 “守城敌军” 的注意力。这队骑兵迅速冲向城门,马蹄声如雷,扬起滚滚尘土,士兵们高声呼喊,气势汹汹。
“敌军” 见状,立刻加强城门防守,将大量兵力集中在城门处,准备迎击这波猛烈的进攻。就在此时,蒙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迅速挥动令旗,向后方的步兵方阵发出指令。步兵们迅速行动,他们推着巨大的攻城器械,从两侧悄悄靠近城墙。
这些攻城器械是蒙恬精心改良的,在接近城墙后,士兵们迅速展开攻城梯,同时用投石车向城墙上投掷巨石。一时间,城墙上石块横飞,“敌军” 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有些措手不及。蒙恬抓住时机,又派出一队精锐的弓箭手,他们在盾牌手的掩护下,迅速靠近城墙,向城墙上的 “敌军” 射出密集的箭雨。“敌军” 纷纷躲避,城墙上出现了短暂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