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人性评论:朱元璋严申公、侯制度,展现出他对国家秩序和社会风气的重视,体现出一位开国皇帝的远见卓识和决心。李善长作为开国功臣,表面上支持朱元璋,实则也在维护自己所处阶层的利益,他的发言既符合朱元璋的心意,又试图为贵族们争取一定的缓冲空间。胡惟庸的附和中暗藏心机,他担心严格的制度会影响自己拉拢贵族势力,所以以推行难度为由,试图削弱制度的执行力度,尽显其自私和野心。刘伯温则从实际执行角度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体现出他的智慧和对国家的忠诚。在这朝堂之上,权力、利益与忠诚相互交织,人性在权力的博弈中暴露无遗。
第二幕:铸币之策
时间:八月十日上午
地点:应天皇宫,谨身殿
旁白:谨身殿内,朱元璋与几位重臣正在商议货币政策。
朱元璋(神色凝重,看着手中的奏报):如今决定罢各布政司宝泉局鼓铸,只留京师宝泉局运作。众爱卿,说说你们的看法。
胡惟庸(抢先说道):陛下,各布政司宝泉局鼓铸停止,恐会影响地方经济。地方货币流通不畅,百姓交易不便,还望陛下三思。(表面上为地方百姓着想,实则担心影响自己在地方的经济利益网络)
刘伯温(微微皱眉,思考片刻):陛下,臣以为此举或许是出于对货币政策统一和铸造技术规范的考虑。各布政司鼓铸水平参差不齐,货币质量难以保证。集中于京师鼓铸,便于管理和控制货币质量,长远来看,对国家经济有利。
李善长(点头赞同):刘基所言有理。只是突然停止地方鼓铸,需要妥善安排,避免引起地方经济波动。可先逐步减少地方鼓铸量,给地方一定的适应时间。
人心人性评论:在这场关于铸币政策的讨论中,胡惟庸为了维护自己在地方的经济利益,不顾国家整体利益,试图阻挠政策实施,其自私自利的本性暴露无遗。刘伯温则从国家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角度出发,深刻理解朱元璋的决策意图,展现出他的高瞻远瞩。李善长虽然认同刘伯温的观点,但也不忘提醒要考虑地方实际情况,体现出他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兼顾地方的平衡。这一幕再次展现了朝堂之上不同人物为了各自的利益和立场,在政策讨论中各抒己见,人性中的贪婪、忠诚和理性在权力的舞台上激烈碰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幕:皇孙之教
时间:八月十二日午后
地点:应天皇宫,文华殿
旁白:文华殿内,詹徽正带领新选拔的秀才张宗溶等人,等待朱元璋和皇太孙的到来。
詹徽(神色庄重,对秀才们说道):今日陛下和皇太孙前来,尔等务必谨言慎行。要将所学知识、民间隐情以及古今德才艺文等,如实向皇太孙进讲,这是关乎我朝未来的大事。
张宗溶(恭敬地回答):大人放心,学生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和大人的期望。只是学生等初入宫廷,对宫廷规矩还不太熟悉,还望大人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