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心里明白,这都是自己老爹的身份带来的好处。
以前的夏军,被人视作贼军余孽,那些秉持正统观念的人,都避之不及。
可现在不同了,夏军是大明谥号“忠武”的名将之后所领导,那些对大明还忠心耿耿的官将,都觉得找到了同类,毫不犹豫地就靠了过来。
对于侯恂的做法,周云十分理解。侯家一门,想要延续家族的兴旺,要么投靠南明弘光朝,要么委身清廷。
可南明弘光朝腐朽不堪,早已回天乏术;清廷又是他们万般无奈之下才会考虑的选择。
如今,夏军异军突起,侯家无奈之下,暂时投靠夏军,也不失为一个求全之策。
天色渐暗,营帐内烛火摇曳,周云眉头紧锁,与副帅李岩、左参赞陈金斗围坐于案前,气氛凝重。
桌上摊开的地图,标记着各方势力的态势。
“左梦庚大军意图自九江东下,南京弘光朝庭压力倍增。”
周云手指轻点地图,沉声道,“我决定征调归云军全部四个团,汝云军两个团,共计三万大军,亲率南下,解左军东下之危。”
陈金斗微微颔首,目光坚定:“都帅,弘光朝各军正全力阻击清军,如果左军东下临近南京,局势将急转直下。”
李岩则微微皱眉,提醒道:“还有大军出征,粮草辎重需妥善安排,后方亦不可松懈。”
一番商议后,周云迅速做出部署:李岩负责后方粮草辎重的调集;岳云军调一个团南下协防汝云军东部防线,向云军调一个团协防岳云军东北部防线,开云军调一个团协防归德府。
五日后,大军开拔,向着汝宁府进军。
周云站在军前,望着整齐的队伍,目光坚定:“此去九江,关乎大局,诸位务必奋勇向前,挡住左军东下的步伐!”
令汝云军副都统杨彪部领一万汝云军为先锋,出汝宁,翻过大别山进入湖广。
周云大军一路急行,侯恂已在赵六的骑兵护送下先期赶往杨彪的先锋军中。
十几天后,周云大军才刚刚赶到汝宁府的商城。
归云军为全火器军队,辎重较多,行军速度受到影响,好在有军器局新制的马车拖运,否则更慢。
周云正准备让大军继续行军,突然,一名传令兵匆匆入帐,呈上前方杨彪的先锋军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