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稍作思索,便有了主意。
他决定在嘉峪关附近修建一座水泥厂,利用此次大量的俘虏,让他们沿着嘉峪关的东西两边修筑水泥路。
在那地广人稀的区域,交通若不便利,无论是物资运输还是兵力调配,都会受到极大限制。
朱慈烺随即召集文武大臣商议此事,众人经过一番讨论,很快便达成一致,做出了决定。
朱慈烺随即给卫时春和李定国下达了最新的命令,同时让工部调派人手赶赴嘉峪关,在当地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水泥厂。
至于经费方面,朱慈烺丝毫没有顾虑。
如今的朝廷经过一系列改革和发展,财政状况大为改善,有的是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慈烺大手一挥,先拨出100万两银子作为前期费用,并表示后续会根据实际情况再行划拨。
此外,朱慈烺还想到了大明皇家银行。他决定派人在嘉峪关开设一处大明皇家银行的分行,如此一来,日后往那边划拨银子,或是发放军饷都会方便许多。
至于东察合台汗国。
朱慈烺认为不能仅仅满足于击退其侵犯,而应借此机会,进一步削弱其实力。
甚至将其直接纳入大明版图。
以实现对丝绸之路的有效掌控和长久经营。
但是具体要如何操作,还需综合考虑诸多因素,权衡利弊之后再做定夺。
朱慈烺深知这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精心谋划,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朱慈烺还考虑到,随着丝绸之路的逐步打通,商业贸易必将日益繁荣,与之相关的税收、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提前规划。
他打算召集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完善的政策,以确保丝绸之路能够成为大明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奠定坚实基础。
接下来的日子里,朝廷上下围绕着朱慈烺的这些决策,开始有条不紊地展开各项工作。
嘉峪关外,李定国和卫时春接到命令后,一边安排士兵休整,一边按照旨意准备开展侦查和后续的军事部署。
而工部的工匠们也正日夜兼程地赶往嘉峪关,准备投身到水泥厂的建设之中。
整个大明王朝,仿佛一台精密的机器,在朱慈烺的推动下。
为了新的目标而高效运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