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邻居们听说来了新车,纷纷围过来看个究竟,脸上洋溢着好奇与羡慕的神情。
很多人的心里更是充满了深深的嫉妒:本以为只是个乡下来的贫困孩子,谁能想到会有这么大的财力?
这一刻,大家对王建设的印象彻底改变了。
不仅前院和中院,连后院的刘海中、许富贵及许大茂父子等人也纷纷聚拢了过来。
大家七嘴八舌,这边看看,那边摸摸,眼神中充满了艳羡。
“王建设,这自行车是你新买的吧?”
刘海中眼睛紧盯着自行车,一刻也没离开。
其实他已经渴望很久了,却一直买不起一辆。
家中的收入主要依赖他在娄氏钢铁厂做锻工的工资,二大妈只是打些零工,养活三个儿子已属不易。
王建设点了点头,“嗯!”
尽管自行车并非他掏钱购买的,但在众人眼中,它已是他的所有物了。
“这车价格不便宜吧?”
许大茂的眼神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似乎恨不得立刻把车抢过来。
“如果我有一辆这样帅气的车,那些女孩儿肯定都愿意跟我出去。”
许大茂才十七八岁,却已到了想着成家的年纪,在这个时代年轻人早早地便步入社会,结婚也不晚。
“还好啦。”
提到这点时,王建设自己也不确定1952年的一辆自行车究竟能有多贵。
但他心里明白,那必定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至少得300万。”
一个人猜测说。
“看见‘永久’这两个字了吗?这个牌子的车最低也要500万。”
又有人说。
“天哪,五百万?这可比我一辈子挣的还多。”
众人一阵惊呼。
“看来王建设真挺有钱啊,不是说他刚从乡下搬过来的么。”
“你懂个啥,乡下多的是富裕人家,大地主一个个都不缺钱。”
有人反驳说。
“你别乱讲,赵主任明明说过,王建设是烈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