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突然开玩笑地问道:"难道这也是父亲出的主意不成?"
一旁的将军不禁笑了,接口说道:"渊儿果然聪慧过人!没错,当年一切都已筹备妥当,只待动工修筑城墙。然而王爷看过工部呈上的图纸后,却独具慧眼地上书提议应根据实际情况兴修城墙。此举当时引起朝中百官诸多争议,王爷还为此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整整三日,最终成功说服圣上下旨!"
“我还记得父亲跟着王爷在这南都城走马观察了数月才决定放弃古法,依形势建城。”文宣补充道。
“南都的北门和东门离皇城很近,西门又离皇城太远,所以寻常百姓只能从南门入城。”将军接过话。
世子问道:“明日公主从何处入城?”
黄东答道:“自然是北门,北门临近北湖,北湖有水道连通江水,由北门入,一则便捷,二则离皇城较近,危险亦少。”
文宣看着黄东,先是一愣,继而大笑道:“北湖?北湖乃皇家禁地,达官贵人平素皆不得入内,何况他国公主?”
“公主?那是准世子妃!”
“即便如此,当年世子涣迎娶明夏公主时,夏朝使臣亦欲从北湖入城,以显尊崇,然圣上并未应允,楚王多次进宫谏言,亦未能说动圣上。此后皇室婚嫁,皆由北水关出入南都,久而久之,此已成惯例,公主亦不能破例。”文宣继续说道。
“那儿有何隐秘?”黄东一脸好奇。话甫出口,她便察觉众人目光皆聚于她,方知此言不当。
我觉着应该就是北水关了,除了北湖,就数那儿水深。”文宣回头看着将军,不发一言,反倒是他,一脸得意,估摸是说中了。
“那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才能确保公主安全呀?”
“南都守备早就准备好了,黄东姑娘不必担心!”将军回答道。
小主,
其实,他也不清楚公主会从哪里入城,公主还未到,圣旨也未下,到处都有可能,北湖入城也不是没可能,毕竟秦王可不是其他王爷。
世子一行人骑着马,在南都大街上不紧不慢地走着。世子被南都的景色和热闹的市井氛围深深吸引,一脸轻松。
身旁的将军侧过头,看了世子一眼,“渊儿,对明日迎接公主,很期待吧?”
“期待也好,寻常也罢,对我来说都稀松平常。”世子答道。
江水自西南向北再向东流过南都,滔滔不绝的江水一路向东,不远处一艘战船缓缓行驶在江上。战船上,旌旗飘扬,旗子在初夏的风中猎猎作响,公主身上的衣裙却没被吹起。
“公主,外面风大,小心着凉啊!”伴随着关切声,公主的身后缓缓走出一名男子。他动作轻柔地将一件华丽的披风披在公主身上。
“叔父,我们现在到哪里了呀?”此时的公主,与前些日子相比,脸上少了那份喜悦之情,反而增添了些许忧虑。
“已经快到南都了,预计明天下午就能够抵达南都。”叔父轻声回答道。
话还没说完,又有一名男子从船舱里走了出来。定睛一看,原来此人乃是燕王——世子渊的皇叔。只见燕王向公主行了个礼后说道:“公主大可安心,南都那边一切都已安排就绪。只是明日行程紧凑、事务繁杂,还望公主多加歇息,保重身体!”
公主听闻此言,并没有回应,只是默默地凝视着远方。滚滚江水奔腾不息,两岸的青山如诗如画般从公主身旁掠过,但一同消逝的还有她在渤海国时那段美好的记忆。
“明天就要见到未来的驸马来了,公主是否满心期待呢?”男子半开玩笑似的问道,想要缓解这片沉默带来的尴尬氛围。
风依旧吹着,公主还是没有作答。过了一会儿,兴许是累了,公主转过身向船内走去,“期待也好,寻常也罢,对我来说都稀松平常。”话说完,公主就回了船内休息。
船外只留着公主的叔父和燕王,他们并不是欣赏风景,而是商量着明日入城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