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大人所言极是,不知大人接下来有何打算?”
郭凌峰沉吟片刻,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在考场上奋笔疾书的身影,那个即使身处困境也依然坚持正义的年轻人……
“我记得,那日考场上,有一位名叫赵秀才的考生,他文采斐然,答卷堪称完美,却因王富贵的陷害而名落孙山。”郭凌峰眼中闪过一丝怜惜,“这样的人才,不该被埋没。”
刘先生立刻明白了郭凌峰的用意:“大人的意思是……”
“我要将他推荐给皇上。”郭凌峰斩钉截铁地说,“科举舞弊案,损害的不仅是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更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根基。像赵秀才这样的人才,才应该是我们大梁未来的栋梁!”
次日早朝,郭凌峰当众向皇帝禀明了赵秀才的遭遇,并呈上了他的考卷。皇帝看过之后,龙颜大悦,当即下旨,召见赵秀才。
赵秀才来到金銮殿,他本以为自己会因举报舞弊而受到责罚,没想到却被皇帝亲自召见,心中既忐忑又激动。他将自己在考场上的遭遇如实禀报,并表示自己只希望能够为国效力,不负平生所学。
皇帝被赵秀才的正直和才华所感动,当即封他为翰林院编修,命他参与编撰史书。消息传出,百姓们纷纷称赞皇帝英明,为郭大人叫好。郭凌峰的名字,在朝堂内外更是声名鹊起,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然而,郭凌峰心中清楚,这次科举舞弊案只是冰山一角,要想彻底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深夜,书房里烛火摇曳,郭凌峰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卷宗,陷入了沉思。“大人,您还在为科举的事情操劳吗?”刘先生端着一杯清茶走了进来。
“是啊,”郭凌峰揉了揉疲惫的双眼,“惩治贪官污吏只是治标,如何才能治本,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才是关键所在……”他拿起笔,目光落在洁白的纸张上,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在脑海中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