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顺平从皮包里的拿出两封信,信封是乳白色的,边角也有些磨损,显然是经过多次翻阅的痕迹。
“这是我堂哥从美国写来的信,我带了两封过来,给你看看!”胡顺平以一丝炫耀的口气说着把两封有些厚实的信递给江春生。
江春生接在手中。
信封上贴着美国邮票,一个信封上的邮戳显示着1983年,另一个邮戳显示的1984年的日期。收信人都是胡顺平。字迹工整而清晰,应该是胡顺平堂哥的亲笔。信封的右上角还印着“AIR MAIL”的字样,显示出这封信是从遥远的美国寄来的。
“你可以把信拿出来看看,没有关系,堂哥在信里面写了一些美国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我们的差异。不是我要崇洋媚外,我觉得,有些东西,特别是老百姓的生活条件,真的可能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今后生活的发展方向。”胡顺平认真的说道。
江春生有些感动的看了胡顺平一眼,小心翼翼地打开1983年的信封,取出里面厚厚的一叠信纸。江春生把信纸按在桌面上, 黑色的字迹以行楷书写,字体漂亮、清晰、力透纸背。没有看见涂改。
江春生开始阅读信的内容,心情也随之起伏。
信中,胡顺平的堂哥详细描述了自己在美国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虽然忙碌,但一切都还算顺利。他还提到了对家乡的思念,尤其是对胡顺平父母的牵挂。他在信中写道:“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我的心始终与你们同在。每次想到胜似再生父母的叔婶年事已高,我却不能在身边尽孝,心中总是充满愧疚。希望平弟能代我好好照顾他们,等我学习有成,一定会回来陪伴他们。”
江春生读到这里,心中不禁涌起一阵不明的情感。
他能感受到胡顺平堂哥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也能理解胡顺平父母那种既欣慰又难过的复杂心情。信中,他还提到了一些在美国的见闻和感受,尤其是对中美文化差异的体会。他写道:“美国人生活节奏很快,也不像我们这般注重家庭和亲情。这让我更加珍惜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尤其是对长辈的尊重和孝顺。”
江春生更关注的是他对美国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描述。
他在信中说道:美国人的居住条件还是比较好的。他们经过长期发展,很多普通家庭都是独立的两层私宅,基本上都带有庭院,房屋面积较大,格局也很人性化,内部功能分区明确,有专门的客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等。
而在我们中国,城市居民大多居住的是单位分配的公房,面积普遍较小,布局紧凑,功能相对单一,很多家庭几家共用厨房和卫生间。而农村家庭则多以传统的自建房屋为主,居住条件相对简陋。他说我们国家城镇老百姓的住房,若干年后,会走商品化的道路。单位不会再给职工分房了。
作为中国特区的深圳市,目前,已经不断完善了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吸引了很多的房地产开发商进入市场,商品房开发规模和销售范围逐步扩大,房地产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对推动深圳城市快速发展、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全国房地产市场改革提供了示范样本,今后,必将推动住房制度从福利分配向市场化的重大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