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墨亭

两侧来往车马行人,皆是默默避让,为这位太子殿下让出一条大道。

哪个不长眼的敢挡太子殿下的道?

这座天京城,最不缺的就是世家贵族,门阀子弟。

寻常富翁根本拿不上台面,先是京城为官的官家子弟,再往上是一些贵族大家,再上就是天京城四大世家。

而最顶上,也就是皇族杨氏。

杨赫就这么缓步而行,直到一座书斋前。

这座书斋名为“墨亭”,是天京城有名的笔墨铺子。

其中最为有名的宣纸,就是被誉为“一尺宣纸一两金”的澄心堂。

其纸薄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长者可达五十尺为一幅,从头到尾,匀薄如一。

曾有一位书法大家得了十张澄心堂,却久久不愿提笔。

留下一句“此纸不敢书”,澄心堂随之名声大噪。

而这间“墨亭”中,就藏有不少澄心堂。

早就名动京城的笔墨铺子,价格自然是足够让人咂舌。

绝大多数的文人墨客,都只能是望而却步。

不同于那些弯弯绕绕,楼高数层,屏风堆积的店铺,墨亭就此一层,而且四扇大门皆是敞开。

其中悬挂毛笔、砚台、宣纸等等,就这么大方展示。

有谁逛墨亭,也可以从外面一目了然。

也正因如此,有不少两袖清风的文人墨客,时不时就在墨亭前驻足,痴痴地望向墨亭中那些宝贝。

杨赫在墨亭前停步,并非是杨赫对笔墨突然来了兴致,是因为杨赫望到了一位女子的背影。

只见此时的墨亭中,有一位长发及腰的女子,正手捧一支毛笔,细细端倪。

杨赫见到这位女子的时候,顿时眼睛一亮,调转身子,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踏入墨亭之中。

眼看这位太子殿下踏入墨亭,其中几位伙计都立马扬起灿烂笑脸,迎了上来。

一位年轻伙计弯腰低头,恭敬道:“太子殿下,您怎么来了?”

杨赫并未搭理这位伙计,只是双手负后,笑着看向前面那位长发及腰的女子。

“慕凝,许久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