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七十二小峰景色各有千秋,三十六大峰更是冠绝一州。
据说是因为龙虎山有天师府坐镇,被誉为道教祖庭的缘故,规矩森严,道法高深,所以龙虎山所在的太玄总真洞天,在天下山水秘境的排名中,才稍稍落后云川福地一名,以喻不争。
朝天峰的山腰处,有一座真武池,池中有松篁花卉,池心有亭、桥,水面开阔。
而在真武池旁有一片古色庭院,被称为纳凉居,临真武池东岸,是历代天师纳凉、品茶,观月赏花之处。
可在这处只有历代天师才入住的纳凉居中,如今却有一波并非道士的外人,破例入住在此。
纳凉居外,有数位气度不凡的武夫环绕守护,人人皆是呼吸绵长,脚步轻缓,一看就是武道登堂入室之人。
纳凉居中,古朴的三室小院,有一位姿容极美,端庄高雅的女子,正于小院中饮茶观水。
女子身穿冰蓝色对襟窄袖长衫,衣襟和袖口处用宝蓝色的丝线绣着腾云祥纹,端庄高雅,于朝天峰中亦是一抹绝色。
一位身穿绯红衣袍的太监,躬身站在一侧,静候女子发话。
那位女子在饮下一口热茶之后,一对蔚蓝眼眸看向真武池,如今已入深冬,可真武池却不曾结冰,每逢日出东方,真武池便有那白雾蒸腾的大好景象。
女子放下手中那只孤品茶杯,开口道:“走吧,应该去拜访一下天师殿了。”
那位身穿绯红衣袍的太监微微低头,轻声道:“遵公主命。”
太和王朝中,除去三位皇子,还有一位备受宠爱的公主。
杨溶月,太和王朝的唯一公主。
据说在杨溶月出生之时,皇宫之中有那“梨花院落溶溶月”的景象,“溶月”二字,便是取于此诗。
杨溶月身穿冰蓝色长衫,与那对蔚蓝眼眸交相呼应,显得愈加动人。
走出纳凉居之后,那几位气度不凡的武夫皆是默默跟在身后。
杨溶月登山在前,绯红衣袍的太监紧随其后,那几位气度不凡的武夫则是稍稍落后于太监,错开位置,吊在身后百步之外。
沿着朝天峰一路向上,路过那处万法宗坛。
杨溶月神色一动,转而去往万法宗坛所在的大殿。
这座“天下第一法坛”自然是气势恢宏,只是于杨溶月眼中,却从未留意这座万法宗坛,更毫不在意那朱垣碧瓦的三清殿。
杨溶月眼中,仅仅容得下那位身穿紫袍的年轻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