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扬故意迟疑了一下,语气为难: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
巴东王皱眉:
“怎么?和本王还藏着掖着?怕本王泄密啊?”
王扬推脱道:
“王爷言重了,此事也没什么可保密的。只是事还没成,各种细节尚在商讨之中,我便是说了,也未必作得准。不如等敲定之后,再向王爷禀报。”
巴东王耐住性子道:
“不用作准,就是闲聊,最近柳憕被劫的事搅得本王心烦,也在想治蛮的办法,刚才听你说通商,觉得有点意思,所以有些好奇,你尽管说,不用顾忌。”
王扬便把之前和萧宝月说过的治蛮方略,捡了几条扩展开来讲,多思路而少实际,主要是渲染通商这个理念,一番话说得煞有介事,体系严密,彷佛已然?经过了重重讨论,听得巴东王一愣一愣的。
“......其实整个过程我不是了解得很详细,叔父虽然常和我探讨蛮事,但谈得都是具体问题,不及其他。所以我也不知道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不过叔父已经最后圈定了三处蛮部,让我了解一下情况,看看哪一部合适作为试行之所,我想既然已经论及试行,那大概是准备得差不多了。”
“嗯......本王早听说令叔通于蛮事,今日听你所言,果真是名不虚传!尤其是考虑周全,先选试行之地,这个好!行不行先试试看,就算出了问题,范围也小,好补救。”
王爷,你这话套得不高明啊......
“王爷谬赞,叔父常说,治蛮不可一蹴而就,须要步步为营 。”
“说得好!步步为营!本王治荆,深知蛮人脾性。若是没有万全的准备,贸然行事,很容易出乱子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扬见巴东王绷着一脸“快问我”的表情,心中暗笑,嘴上简单答道:
“王爷所言极是。”
巴东王见王扬不问,只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问道:“那令叔选的是哪三个蛮部啊?”
王扬略微一顿,答道:“是宜都蛮、武宁蛮和永宁蛮。”
巴东王心中一跳,握着刀鞘的手指微微收紧了几分,然后迅速恢复如常,移开目光,语气随意:“你准备选哪一部?”
王扬叹了口气:
“惭愧,我还没选出来。我对这三部了解有限,所知多是历史旧闻,至于近况如何,还需进一步查访。”
巴东王一喜,刚准备开口,却又闭上,想了想道:
“这三部本王也不了解,你查查看吧。”
哎呦,沉得住气呀。
好,那我也不急。
王扬刚应了一声,便听巴东王补充道:“不过孔长瑜最知道这些,你有什么疑问,可以问他。”
上钩。
王扬语气略感惊讶:“孔先生竟知蛮事?”
“他文章虽酸,但这方面的本事还是有的。你若有意,本王便让他明日去你府上。”
“王爷如此关照,扬感激不尽!”
......
王扬走后,巴东王立即召见孔长瑜......
“明日你想好说辞,一定想办法让他避开要紧的那个部族,其余两个随他选去。”
孔长瑜不语。
巴东王不满地敲了敲桌案。
孔长瑜醒过神来,赶紧拱手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