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故事贰

六子的一生 吸星月 2997 字 5天前

可这次为啥就闹出人命了呢?关键在于没考虑市场规律这一关键因素。以前珍贵香料和稀有木材确实是紧俏货,各地的商人们挤破脑袋,争得头破血流都想收购。但这次为了抵扣工资,太仓库一下子放出几万斤,市场上瞬间供过于求,价格就像坐了滑梯一样暴跌。那些高官大佬们生活富足,不靠这点死工资生活,根本没察觉到这个致命弊端,可像赵平这样在清水衙门里,只靠微薄俸禄维持一家老小生计的六七品小官就惨了。

珍贵香料和稀有木材的市价低到了谷底,赵平为了换钱,跑了好几家铺子,铺子里的伙计们虽然满脸堆笑,说着客气话,却没有一个愿意收购。换不来钱,可一家人还得吃饭,孩子饿得哇哇直哭,老人也饿得有气无力。之前他已经向亲朋好友借了一圈钱,每次借钱都要忍受别人的白眼和冷嘲热讽,实在不好意思再开口。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的赵平,在绝望之下,看着家徒四壁,选择悬梁自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死后家里全部家当只有20枚铜板,那寒酸的场景,让人看了忍不住落泪。

按说死个六品小官,凭周宇和李全的权势,要压下这件事轻而易举,不过是动动嘴皮子、挥挥手的事儿。可万历五年这个时间点太敏感了。半年前,考核法、新税法等各种新政接连出台,各级官员被KPI考核、丈量土地这些事折腾得疲惫不堪,每天起早贪黑,忙得脚不沾地,心里憋了一肚子火,就像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偏偏赵平这事刚发生不久,周宇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按照规定,周宇得回乡丁忧三年。

听到这个消息,满朝官员暗自高兴,有的甚至在家里摆起了小宴庆祝,想着周宇一旦丁忧离职,就把他制定的那些新政都废除,让一切回到从前。周宇自然明白这些人的心思,于是搞了个夺情起复,赖在内阁首辅的位子上不走。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众人借着赵平事件,大肆攻击周宇不忠不孝。纷纷指责周宇,说他口口声声说新政如何好,现在却把堂堂朝廷六品命官逼得上吊自杀,在他的新政下,大明的老百姓哪还有活路,一时间,朝堂上弹劾周宇的奏折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

吏部尚书钱明和吏部侍郎吴强跳得最厉害。两人各自动用关系,四处联络,召集大批门生故吏,到赵家扶灵哭丧,那场面,锣鼓喧天,吸引了好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围观,大家指指点点,影响非常恶劣。他们这么做目的很简单,一个想进入内阁,享受更高的权力和待遇,一个想接替周宇的位子,成为朝堂上的新贵,总之就是要周宇下台。

周宇心里清楚他们的算盘,可自己当时身份敏感,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不能轻举妄动,这事儿就落到了李全身上。李全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叫来手下孙福,附在耳边低声交代了一番,孙福一边听一边点头,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

赵平出殡那天,吴强还在灵前滔滔不绝地控诉周宇“新政杀人”等罪状,那口才,口若悬河,说得唾沫横飞。众人随声附和,哭喊声、咒骂声交织在一起,大家群情激愤,都恨不得立刻去找周宇算账。吴强眯着眼看着众人,心里暗自得意,觉得周宇这次完蛋了,自己马上就能如愿以偿。

就在这时,“噼里啪啦”,一团小火苗突然窜了出来,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精准地落在吴强身旁。赵家屋子本就窄小,祭祀用的纸扎祭品又到处都是,堆得满满当当,小火苗借着风势,瞬间引发了一场大火,屋内屋外一片火海,热浪滚滚。吴强离得最近,还没反应过来,身上就着了火,他惊恐地大声呼救,在火海中四处乱窜。众人纷纷逃命,场面混乱不堪,哭声、喊声、脚步声混成一片。吴强没被烧死,却因筋疲力竭,被慌乱逃窜的人群活活踩死,死状凄惨。

事后有传言说,当天赵平家附近有几个东厂的小番子在探头探脑,鬼鬼祟祟的,也不知道他们干了啥。火灾的灾情报告送到东厂后,被李全压了下来。所以,这事儿是不是李全干的,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判断,虽然没人敢公开说,但私底下都在悄悄议论。

火灾之后,周宇以“非法集会,引发灾情”为由,把“带头闹事”的郑刚等人全都贬黜出京,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反对他夺情的。当然,光这样还不够。珍贵香料价格一直上不去,连平日里支持周宇的小弟们都不好交代。没人支持,就算是首辅也不好混,政令难行。

于是,周宇赶忙把京城的大商人都叫到府上,跟他们“商量”,说是商量,语气里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威严,让他们一律按国库发俸前的原价收购珍贵香料和稀有木材。在大明,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平日里没少受官员的欺压,如今花几万两银子就能攀上周宇这棵大树,以后在生意场上就能顺风顺水,他们觉得这钱花得值,纷纷点头答应。

就这样,事情渐渐平息,大家的日子又回到正轨,可赵平一家却再也回不去了。赵平之死当时引起了一些关注,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可没过多久就被人遗忘,或许连“热搜”都算不上。至于赵家人后来怎么样了,史料也没多记载。人们吃完这人血馒头后,就再也没人关心他们了,从古至今,大多如此,人性的冷漠在历史的长河中反复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