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娥,我们在前面已经很详细地谈及了她之前的整个过往。赵恒在皇宫的那块农田里种下占城水稻之后不久,他把刘娥册封为了德妃,唯有如此刘娥才能以这个台阶为起跳点再顺理成章地由皇贵妃晋升成为大宋的皇后。可是,正如我们大多数人所经历的人生剧本一样,这通往人生巅峰的最后一步往往也是最艰难的一步。
赵恒早在李沆还在世的时候就想把刘娥的地位提升到嫔妃的高度,但李沆直接一把火就把赵恒送来的诏命给烧了并且直言他坚决反对提升刘娥的地位。此时距离李沆过世已经好几年了,刘娥直到这时才成为贵妃也就可以想象她在朝中大臣的心里有多么不受待见。别以为赵恒是皇帝就可以在这件事情上为所欲为,皇后乃一国之母,赵恒就算是贵为皇帝但也不能在这种事情上独断专行。虽然赵恒与刘娥此时已经相识二十余年了,但他对刘娥的感情却如初见般时的那般炽热和浓烈,而且他是王八吃秤砣一般铁了心要把刘娥扶上皇后的宝座。
要想让刘娥当上皇后,这里面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搞定朝中的宰执大臣。赵恒首先是把一个人提拔进了中书省,而且是让此人与王旦一起出任大宋的宰相,此人便是时任资政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的向敏中。
关于这个人,我们就无需在此多说什么了。赵恒在此时提拔他一方面是出于对他这些年工作成绩的肯定,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赵恒需要在中书省安插一个绝对忠于他个人意志的大臣以便他更好地开展工作,这有人帮衬总比自己这个当皇帝的亲自上阵要强过很多。向敏中前些年因为个人私德问题从宰相之位上被贬到西北去站岗,赵恒这时候又把他再次晋升为宰相,他这一招收买人心的手法堪称绝妙无比,而向敏中自然是要找机会对他投桃报李。
单单只是在东府的中书省里放一个向敏中进去还不足以让赵恒确保刘娥能够成功封后,他随后又向西府枢密院的头头们扔去了一筐胡萝卜:吏部尚书兼知枢密院事王钦若、户部尚书兼知枢密院事陈尧叟一并加封为检校太傅、同平章事,二人也正式转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枢密使,而之前担任佥署枢密院事的马知节则被晋升为枢密副使。
这就是赵恒的聪明之处,在让这些人为他办事之前先把好处给足,然后过段时间再说要你们帮他什么忙。如此一来,双方都不会给人落下什么口实,这相比一边送礼一边求人办事可要高明很多。对于王钦若等人来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的他们等到赵恒有求于他们的时候就算是不同意也根本没脸拒绝。
搞定了枢密院,接下来就轮到中书省了。
现在中书省的两位宰相分别是王旦和向敏中,向敏中已然是被搞定了,而要想搞定王旦就有些棘手了。于是,赵恒把目光投向了参知政事赵安仁。
这天赵恒单独去找了赵安仁,对他说道:“爱卿啊,你看这个皇后之位这么久了一直虚位以待,朕有意立德妃刘氏为后,不知爱卿意下如何啊?”
赵恒这已经是明白无误地表明了自己的意见,但赵安仁却很不识相地回道:“陛下,刘妃的出身实在是不适合做皇后,臣以为还是立沈才人为后比较得体一些,毕竟她出身名门,乃是前宰相沈伦的女儿。”
赵恒听罢颇为失望地走了,但他也没有过多地埋怨赵安仁,毕竟赵安仁在他心里一直都是一个忠良正直的臣子,而且赵安仁的话一点错也挑不出。如此看来这中书省还真的是很难搞,赵恒又去找到了他的“闺蜜”王钦若诉苦,然后他像是闲聊似的跟王钦若谈及到了如今的两府大臣当中谁可谓之“忠厚长者”。
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此时的王钦若早已经对赵安仁怀有不满情绪,但他从未向任何人也并未在公开场合表达过自己对赵安仁的这种态度。可是,这时候他立马就从赵恒的话里发现了一个可以让赵安仁从此永不能翻身的机会。接下来,我们就来一道观赏一下语言和心理大师王钦若先生的精彩表演。
王钦若一脸正气地对赵恒说道:“陛下,要说这忠厚长者,依臣看来自然得首推参知政事赵安仁。”
“嗯?”赵恒一脸迷惑,问道:“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