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干扰判断,导致可能的损失。
“即便这两个仓库可以投入使用,也差不多够用了。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上哪里去弄平价粮食。
对于渠道的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赛博塔赫对海因茨的工作还算满意,毕竟仓库因为季节和天气因素导致部分无法使用,又不是这个年轻人的错。
“我已经和一些贵族取得了联系,把你的大名报上去,倒是有些人愿意以平价的方式,卖给我们一些。
但是仅仅这样,距离我们的预期还很远,所以我想,我们必须走出慕尼黑,上更多地方去收粮。”
海因茨表示自己尽力了,但是慕尼黑周围,只有少数贵族会把粮食卖给他们,大部分人,都握在手里,待价而沽。
马克疯狂贬值,这让那些“猴精”的贵族根本不愿意把粮食拿出来贩卖,从而导致粮价居高不下,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
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而赛博塔赫想做的事情,就是抑制粮价飞涨,从而让普通人不再为填饱肚子而发愁。
想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大量粮食冲抵市场,以平价的方式,迫使那些投机者,不得不同样降低价格。
但是说的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贵族手里握着粮食,他们不配合,赛博塔赫就无计可施,毕竟在冲抵市场之前,他必须手里有粮食,而且是能够对慕尼黑粮食市场造成冲击力的大量粮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他地方,估计更难采购到粮食。
那些贵族们的心思我很清楚,他们是故意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赚钱。
但老实说,我对这种行为报以鄙夷态度,赚钱没问题,但是这种赚钱方式,就太过低级了一些。”
赛博塔赫理解贵族的心思,但是却对这种做法不赞成。
之前的法令事件,让贵族和埃卡特政府产生了隔阂。
虽然现在议会改制了,贵族增加了席位,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埃卡特政府依然牢牢控制着柏林。
这不是一件好事,贵族和工人之间的裂痕,虽然硬对抗没有了,但软对抗依然在继续。
而受罪的,却是普通老百姓,一场大雪,已经让慕尼黑承受了不应该承受的痛苦,这种局面,不能再继续了。
“如果能从外面搞到粮食就好了,我听说奥地利方面,粮食很充裕。”
海因茨开口说道,而提到奥地利,赛博塔赫则是眼睛一亮。
现在的时局,是霍亨索伦正在遭受欧罗巴各国的“冷眼”。
受到波旁王国和不列颠王国的压力,欧罗巴各国,都不得不对霍亨索伦实行贸易禁运。
特别是粮食,波旁人盯得很紧。
毕竟霍亨索伦的人口太多了,整整是波旁王国的一倍。
所以仅靠霍亨索伦的耕地,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人。
以前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贸易,进口大量粮食,奥地利一直是霍亨索伦重要的粮食供应地,只不过现在受到波旁王国的压力,不敢再向霍亨索伦出口了而已。
“奥地利的粮食,应该有富裕,最关键的,他们产量始终过剩,都是霍亨索伦在帮助他们‘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