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刀道:“泼焰处,百姓是见一个救一个,见十个救十个,但是人力终有尽时,如何救得过来?何不泼于根处,将一切祸患斩杀,防患于未然?这么浅显的道理…神仙姐姐应该都懂的吧?”
观尘子听到易小刀又叫回了“神仙姐姐”,莫名地松了一口气,再不说话,只不断夹菜吃饭。
易小刀转而望向薛芒和卫有明:“去济城还是日城,二位以为究竟如何是好?”
“易大人以为呢?”卫有明跟在易小刀身边的时间最长,已经学了点易小刀的毛病,将问题抛还回去。
易小刀没有答话,在和冯广年一战之后,易小刀进入疯魔状态,早已人事不知,醒来发现何月儿受伤,第一想法就是报仇。可进了宫和赵易执相谈许久,才明白这万衍宗本意并不坏,也是为了天下少些争斗,只不过是方法用错了。
万衍宗要阻止,东鲁也要安定,这才刚进入东鲁,就遇上了土匪,还不知道整个东鲁全境,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易小刀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薛卦师,观尘子道长,你们在东鲁盘桓已久,不知东鲁局势现今如何?还请相告。”卫有明见易小刀犯难,这才想起来两人对于东鲁的情况还是两眼一抹黑,提醒出声问道。
易小刀扭头看向两人,这的确至关重要,几人都忙着聊万衍宗去了,倒把东鲁忘得一干二净。
观尘子摇头:“贫道只为救人,从未关注局势。”
薛芒清了清嗓子,说道:“我倒是知道一二。自东鲁王被杀之后,东鲁军犹如一盘散沙,军中分成两派,一派以东鲁王府的定议官杨思孝为首,杨思孝可谓东鲁官政的文官之首,为人清廉刚正,东鲁王也常听其言,军中亦多有人信服。他认为东鲁王已死,全族覆灭,应当归顺朝廷。”
“另一派呢?”易小刀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另一派便是以东鲁的军中大将—东方钟为首。他们认为朝廷既已分封东鲁,六百年无事,今日东鲁王虽身死族灭,却不需归顺,上表请奏朝廷再封一个便是了。甚至还有传言,东方钟一直派人在东鲁四下寻找东鲁王的分支,只要姓徐,统统查验族谱,以期再立东鲁王。”薛芒娓娓道来。
“那这么看来,这东方钟倒也不坏,还蛮忠心的嘛。”易小刀赞了一句。
卫有明在一旁“噗嗤”一笑:“这个东方钟我知道。”
“知道就知道,你笑什么啊?”易小刀不解地问。
卫有明解释道:“这个东方钟乃是六百年前东楚皇室的后裔,东楚曾囊括京城,南淮,向南直到南海,皆属东楚。后来东楚都城被破,复姓东方的皇室成员尽遭乱兵杀戮。等初代东鲁王徐进宗赶到之时。皇室成员只剩了十余人,徐进宗心有不忍,就向启太祖告求,保下一支血脉。后来就藩时携回东鲁,至到今日。”
易小刀盯着卫有明问道:“卫将军的意思是…六百年过去了,难道他现在还有心复国?”
卫有明回避了这个敏感的话题,非议官员也是大罪,不论隶属是朝廷还是藩王:“说是忠臣却也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