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侧身向身边的王振良悄声问道:“此出首何人?”
王振良亦低声回答:“陛下,此乃李常文李太师。”
赵易执微微颔首,向李常文轻声笑问道:“老太师可是觉得朕已似那胡亥,昏庸如昨,也给朕来一出指鹿为马,好成为那赵高,名留青史?”
李常文面不改色:“不敢,老臣绝无此意,此物实乃神兽当康,朝中多有文学斐然之士,陛下如若不信,可一一动问。”
赵易执仍旧笑道:“老太师既然这么肯定,那是朕不学无术,误解了老太师了,老太师可别往心里去。把这神兽当康抬下去,吩咐尚膳监好生料理,须做些滋味出来。朕要尝尝这神兽当康是什么味道。”
笼子旁的禁卫们盖上红布,抬起这只膘肥体壮的“神兽”下去了。
李常文默然:早听宫中的眼线说,皇帝死而复生,变得有些不同,关心起国家大事,还在寝宫里和陈松谈论许久。他有想过皇帝会大发雷霆,可他毕竟是当朝太师,若不是谋反大罪,皇帝也奈何不了他。再者只要他一口咬死这是神兽当康,百官附和,纵有些许两人唱反调,也奈何不得他。可谁知道皇帝上来就要烹了这神兽…莫非皇帝真的死而复生,已得神人指点,神智已开?
不等李常文细想,赵易执朗声道:“听闻江南重镇皖城,此番水灾甚大,不知爱卿可有耳闻?若是没有,朕当一一与众位爱卿禀报。江南巡抚何在?还不细细报来。”
一位面如冠玉,举止文雅的官员慢慢从百官中慢慢踱出“启禀陛下,皖城连日天降大雨,确有水灾…然官府赈灾发粮,安置受灾些许难民,百姓已然安居乐业,并无大患。”
说完,这位官员微微抬头看向李常文,李常文还是一副风雨不动的样子,挺拔地站着,从“神兽当康”被抬下去的时候开始没有一丝一毫的举动。
这位江南巡抚嘴角微微勾起,转而看向赵易执,现在他最想听到的就是散朝,只要陛下没有过问皖城水灾,那散朝之后,这位大人许给他的好处…
赵易执听闻此言,亦是微微一笑,低声询问身旁的王振良:“此江南巡抚是何名姓?”
王振良此时有些心疼身边这位年轻的主子,听闻有问,连忙回答“回禀陛下,此乃江南巡抚,姓陈单名一个瑜。他还是李太师的门徒,极有才华…”
赵易执抬手示意打断,站起来朗声道:“如是官府救治得当朕就放心了。好了,朕心里只有这件事,既然无事,那便散朝吧,百官休走,都且留下,与朕一同品那神兽当康是何味道。哈哈哈哈”
小主,
闻听散朝,百官跪谢毕,缓缓退出,不时传来些许叹气,些许轻笑。
陈瑜更是心头一阵狂喜:看来这棵大树没抱错,李太师父子两代为官,儿子边疆守将,老子京城太师,门生故吏更是遍布天下。自己平日里不受李太师器重,此次经由洪灾一事,瞒过圣上,李太师把自己调离地方,只要能进入朝堂为官,自己再培植势力,未必成不了第二个“李太师”…
“江南巡抚陈大人留下”。
不待他细想,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只是寻常的一声呼唤,此时却让陈瑜有些震耳发聩。
李常文从他身旁经过,没有一丝停留,也没有看他一眼,自如地走过,仿佛没有他这个人存在一样。
陈瑜看着李常文的背影,隐隐有些不安,百官很快便退了出去,偌大的太和殿里就只有赵易执,王振良,陈瑜以及一众宫女,太监。
赵易执脸上仍旧是那副笑眯眯的表情:“你们也退下吧,唤四个戌视卫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