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们该前往哪座王朝的京都?”宁升察觉到问题所在,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其余三人询问道。

三人并无考虑过这个问题,经宁升一提醒,个个露出茫然表情,显然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若不然早就会提出了。如今的四人驻足原地,面面相觑,无一人心中有答案。

斯坦启本就不擅思考,原地坐下。

牧晴紧皱眉头,“莫不然我们就先去所在的东王朝的京都?”

“可为期只有十天……”

十天时间,如果选错了目的地,大概率会与通关线索失之交臂。因此选对京都成了当下最重要之事。

伊乙道:“既然杜大人并未明言前往哪座京都,兴许是四大王朝的京都皆可?或许每座的京都找到的线索并不一样,但我相信一定是殊途同归的。”

宁升沉吟片刻,觉得伊乙这番话说的在理,毅然道:“既然如此,那便向着东王朝京都方向出发吧!”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一行四人距离京城越来越近,心弦也被其牵引得时起时伏,尤其是那份期待,简直呼之欲出。不单是可以找到通关的线索,更多的是能够见到其余试炼者。自从进入第二层秘境之后,四人就从未见过任何试炼者。

为何四人能够集合,全靠宁升在其识海烙下魂印,这才能够凭借冥冥之中的感应找到彼此。

夜幕降临,陈渡桥散发着淡淡白芒,犹如夜明珠,在黑夜之中格外显眼。其横跨的河流并不大,只有三四丈宽,任何一位修士都可轻易跨过,显然这座桥并不是为了修士而准备。

这座陈渡桥下的小河很有来头,据说是一条走江化蛟失败的大蛇临死前挣扎而开辟出来的。百里外的广裟江水顺着大蛇逃窜雷劫的轨迹被注入到这条小河之中,以至于此地人杰地灵,从先前的荒无人烟,到如今能够拥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几位是外乡人吧?”一位身形佝偻的老婆婆笑问四人道:“最近许多人经过这陈渡桥,都是前往京城,几位想必也不例外……赶路许久,肚子可有些饿了?来老太婆家里吃些饭菜再走?”

宁升犹豫,怎会有人热情好客到随便见几位陌生人便邀请进家中做客?难道这老奶奶不怕遇见坏人?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这位老太本身就不是好人!

老太看出一行人的犹豫,笑呵呵道:“你们一定认为我不怀好意对吧?”

宁升也不隐瞒,点头坦然道:“如您所说……”

老太说道:“看公子你是个读书人,想必读过‘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而今我们陈渡县便是这圣人口中的大同之地了。”

前一世宁升读到《大同篇》时,总会在脑中憧憬大同社会究竟是怎样的,幻想有朝一日能够亲眼一睹大同社会。而今眼前便摆着一个圆梦的机会,宁升不想放弃。

老太和煦笑道:“几位若是不信,大可以站在村口远远观望一番。”

老太司空见惯,指着陈渡桥道:“站在这座陈渡桥之上,便可一睹整个村庄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