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袁洪封将,出征东夷

殷玄之前才答应过闻仲不随便掏出打王金鞭,可现在刚见到费仲这人手就痒痒,妲己干的那些事最多是让人心离散,可费仲尤浑干的事,是直接把一支支大商精锐送到坟墓里。

“他妈的费仲,老子没有得罪你吧?信不信撕烂你的猪嘴。”殷玄直接开骂,不做讲究人了。

身为王室,没有因国事来抨击费仲,只是以私人恩怨来评价,这就让帝辛不得不偏向自己这一边,不然王室血亲寒心,帝辛的位置就不太好坐。

而他的话也让费仲直缩头,完了,惹错对象了。如果对方是比干这种讲究人,有实权官职在身,心有顾忌,最多以国事角度和自己争吵,费仲还真不怕凭借三寸不烂之舌颠倒黑白一番。

可太祝令是负责太庙祭祀的,除非有重大事件出现,不然基本不沾国事,他可以用个人理由来针对费仲。

殷玄这些王室虽然没有实权,但耐不住人家地位高,而且王室如果在私事上被欺负,摇人速度是很快的。这就相当于满清时期你惹到宗人府,管你是谁,有理没理,先拖出去打一顿再听你辩解。

果然,殷玄的话刚说完,帝辛就直接接过话题,同时也保住了费仲:“闻太师一心为国,他的推荐孤自然相信,费仲虽然言语不妥,但也有些道理,谏议大夫不因言获罪,这件事就此搁下,孤封袁洪为游击将军,统兵一万,兄弟六人赐封为先锋官,退下吧。”

“谢大王。”袁洪虽然得了官职,但费仲的行为依旧让他们感觉到不满。

出了大殿,袁洪主动凑了过来:“大人,我想找个机会收拾掉费仲,不知道行不行?”

“不急,收拾那两玩意迟早的事,现在出手容易被猜忌,你们先熟悉官职的事情,然后我们慢慢商议。”收拾费仲也就是一刀的问题,但费仲只是一个导火索,根源还是在帝辛这里,他如果继续穷兵黩武,有没有费仲都一个样。

就在诸侯纷纷赶来祝贺帝辛,且呈上朝贡之礼时,一个不好的消息传了过来。

命运似乎是给大商开了个玩笑,帝辛兴致勃勃地点起大军阅兵,天下诸侯莫敢不从,如果诸侯归顺,没有仗打,可以休养生息几年。

偏偏东夷人这时候搞事情,双方从帝乙二年打到帝辛登基,战争状态没有改变,你不来帝辛也没说什么,可你居然先是派人过来,还是快马加鞭地赶路,然后快到黎城的时候,一个掉头就回去了,这不是当着诸侯的面打帝辛的脸吗?(历史上确有其事,黎城会晤,别人都没走,就东夷人走了,而且还直接用兵,帝辛号召诸侯东征讨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