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大商北境,闻仲停下了:“殷玄,老夫镇守北疆,朝廷之事虽有诸多重臣,但经你上次一说,大商依旧是危机重重,不能掉以轻心,如果有什么事,你可以与比干、商容他们商量,如果还解决不了,你已会五行遁术,这点距离不算什么,可以来北海找老夫。”
原着中,就是没有人通风报信,以至于闻仲平定七十二路诸侯反叛时,战局已经糜烂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太师,打王金鞭能借我吗?”殷玄知道帝辛的操作有多离谱,论官职商容是宰相,论血缘,比干是他亲叔叔,哪个不比自己份量重、地位高?可最后依旧没有好下场,朝堂之中能镇住帝辛的就只有闻仲,殷玄有打王金鞭,能做的最多是多保下几个重臣。
比如留下姜皇后、黄贵妃钳制妲己、保住黄飞虎不叛逃。别的还真无能为力,不然也要成为反臣,纵然保住他们的性命,于局势依旧没有益处。
“这……”打王金鞭不像商容的免死金牌,那玩意是帝乙给的,只能免死不能压制帝辛。
可打王金鞭不一样,虽然不是自己的兵器,但上面有三代帝王圣旨加持,帝辛逼死商容最多是严苛太过,暴虐都算不上。但面对打王金鞭,帝辛敢反抗一下就是忤逆不孝再乘三,对他威望的打击是致命的,就算殷玄没有闻仲的威望,可钳制住帝辛不难。
只是他怕殷玄不知轻重,滥用金鞭,酿成大祸。
“太师,我不会乱来的,放心好了。”前面几年,帝辛还是很励精图治的。真正乱来的时间是帝辛七年,祭拜女娲庙之后妲己进宫的时期,这时候的帝辛坏三纲败五常,天怒人怨,众叛亲离,所以暂时还用不上。
关于帝辛坏三纲败五常的第一件事,也是对帝辛和商纣之名分歧最大的点,但在殷玄看来,这一点帝辛还是主要责任方。首先明知妲己和伯邑考有婚约在身,依旧逼迫冀州侯苏护送女进宫。这才逼的苏护写下那首君坏臣纲,有悖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这首诗。
从这里开始,帝辛就开始有向纣王转变的迹象,这是洗不掉的。也别拿君为臣纲这种话说,三纲只是在领域之间有所不同,分别是君臣、父子,夫妻,但三者从没有高下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