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借古喻今

诸侯争霸 画饼仙人 1753 字 5天前

再加上后面费诗说关羽和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关系,是荣辱与共的绝对共同体,完全不是黄忠那种中途加入的人可以比的。

等于是给关羽吃了一个定心丸,但是费诗举的那个例子就比较吓人了,因为费诗所举的那个例子看似是在说古。

但其实是借古喻今,借古人之事来点醒今日的关羽,因为在韩信、萧何、曹参、陈平,他们这四个人中的爵位。

肯定是以曾经被汉高祖刘邦,封过王的韩信最高,可是跟汉高祖刘邦更亲近的萧何和曹参二人。

却从来都没有对此表达过任何的怨言,那么跟蜀汉昭烈帝刘备一样亲近的关羽。

是不是也应该跟人家古时候的萧何和曹参学习一下呢?而且费诗特意拿出来做对比的这个韩信,也很有意思。

因为众所周知,韩信最作死的一个点,就是居功自傲,在得意忘形之下,居然主动去找汉高祖刘邦讨封,想要做个假齐王。

可以说是犯了君主们最大的忌讳了,以后他韩信不死谁死啊?而关羽此时则同样也是居功自傲。

居然胆敢拒不接受自己主公蜀汉昭烈帝刘备的任命了,那这不就和韩信的作死行为,有异曲同工之妙了吗?

本质上关羽和韩信想要的东西其实都一样,追求进步嘛,绝对不能说这就是错误的行为,但是这种行为其实极其犯君主的忌讳的。

其对自己君主的挑衅程度,几乎不亚于在自己君主家里面的坟头上蹦迪了,简直就是做了个大死。

因为不管是皇帝也好,还是地方诸侯势力政权的君主们也罢,都肯定会明白一个道理的,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小主,

君主愿意给臣子的东西,那才是臣子的东西,君主不愿意给臣子的东西,臣子也绝对不能来抢,否则岂不是大逆不道了。

谁想要什么官职,就自己来讨、自己来要,那君主如果不给臣子册封的话,臣子是不是还要自己给自己册封啊,那这天下不就乱了套了嘛。

不管关羽在拒绝接受蜀汉昭烈帝刘备任命的时候,到底是不是真的嫌弃蜀汉昭烈帝刘备,给关羽册封的前将军之职小了。

至少关羽对外表达出来的态度,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费诗才会劝关羽,不要太在乎一时官位的高低和爵位俸禄的多少。

那个韩信的爵位是高,比萧何和曹参的爵位都高,都被汉高祖刘邦给封了王了,可是最后那个韩信的下场又是什么呢?

不过是惨死于长乐宫中,身死族灭罢了,难道你关羽也想要步人家韩信的后尘吗?

而关羽作为一个能够熟读《春秋》的文化人,想来一听费诗提起韩信,就应该是闻弦歌而知雅意了。

知道费诗这是特意在提点他关羽,问他关羽到底是想要做虽然爵位最高,但是下场最惨的韩信。

还是想要做虽然爵位并不是最高的,但是能够和汉高祖刘邦善始善终的萧何和曹参呢。

正好关羽和韩信、萧何、曹参等人,也都有一些相同的地方,和韩信一样能征善战,早晚都会功高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