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以大局为重

诸侯争霸 画饼仙人 1764 字 5天前

在外有强敌魏武帝曹操,在一旁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东吴大帝孙权敏锐地把握住了一个绝佳的战机。

趁着蜀汉昭烈帝刘备攻取汉中,关羽北伐高歌猛进威震华夏,打得曹魏政权不能自理,荆州地区后方空虚的绝妙机会。

东吴大帝孙权没有选择和自己的盟友蜀汉政权共同进退,一起对曹魏政权发动北伐,攻取江淮地区或者徐州地区。

白白地浪费了一次削弱曹魏政权势力的大好机会,反而把贪婪的目光,放在了盟友蜀汉政权的荆州地区上面。

选择了背刺自己的盟友,偷袭了蜀汉政权所占领的荆州地区,断了蜀汉政权大将关羽的后路。

后来更是直接杀死了蜀汉政权的大将关羽,跟蜀汉昭烈帝刘备彻底反目成仇,很难说东吴大帝孙权的这一步。

走得到底是对还是错,但至少在当时东吴大帝孙权的运气是真的好,就在这么一个蜀汉政权和东吴政权。

他们这两国诸侯势力政权的盟友反目成仇的关键时刻,从本来岌岌可危到转危为安的曹魏政权开国君主魏武帝曹操。

居然在这个最需要他来领导曹魏政权的关键时刻死了,转而给曹魏政权换上来了一个看上去还行。

但其实完全不行的新君主魏文帝曹丕,而也正是因为有魏文帝曹丕这个“大聪明”在,才给了东吴大帝孙权。

后面安然无恙打完夷陵之战的底气,做实了东吴政权在曹魏政权、蜀汉政权、东吴政权,他们这三国诸侯势力政权中,第二强国的实力。

当然了,其实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魏武帝曹操,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突然死了。

说不定蜀汉昭烈帝刘备和东吴大帝孙权,他们这两国诸侯势力政权的君主们,也许就会慑于魏武帝曹操的威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选择以大局为重的暂时妥协也说不定,毕竟如果魏武帝曹操还活着,那就肯定不可能让东吴大帝孙权。

一个上表称臣,就给轻松地忽悠住啊,但凡要是蜀汉昭烈帝刘备和东吴大帝孙权,他们这两国诸侯势力政权的君主们。

还敢再打那场夷陵之战,那么蜀汉政权和东吴政权,他们这两国诸侯势力政权,魏武帝曹操高低得消灭一个才行。

说什么也不可能和魏武帝曹操的好大儿魏文帝曹丕一样,让东吴大帝孙权随便一忽悠,就上了人家的恶当了。

等回头东吴大帝孙权翻脸不认人,魏文帝曹丕再反应过来不对劲的时候,也已经是追悔莫及了。

就算是最后魏文帝曹丕,后来又恼羞成怒地起兵讨伐东吴政权,也已经是错失良机的白费功夫了。

可要是魏武帝曹操,在夷陵之战发生的时候还活着,就绝对不可能会浪费这么好的一个统一天下的机会。

只能说东吴大帝孙权的运气确实是够好的,走了这么危险的一步棋,最后不光是没有引火烧身玩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