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于是成为了蜀汉昭烈帝刘备,完美的仁义道德人生中的一个污点一样,虽然这个污点并不一定会有多么的巨大。
但是它一定会分外的引人注目,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想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
本来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也总是要额外的付出一些代价来,才能够继续维持当一个好人的资本。
比如说一个做了一辈子坏事的恶人,只是偶尔做了那么一件好事,那么人们就会普遍性地认为这个恶人是浪子回头了。
因为世人对于恶人的善恶预期,总是会定得很低,仿佛恶人们生来就应该做恶事一样,也早就已经习惯了恶人的恶。
可是一旦当这个恶人做了一件好事,那么世人就会认为恶人这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或者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总之就是突然觉得恶人好像也没有那么恶了,仿佛恶人也成为了一个好人一般,对于这种情况呢。
后世一般会将其给称之为是斯德哥尔摩效应,即被加害者在被那些加害者施暴的过程之中。
反而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让那些被加害者,对于加害者产生了好感,甚至是愿意去主动帮助加害者的一种病症。
这种事情听起来虽然十分的离谱,但却也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事实,而且也刚好和恶人在做了一件好事之后。
世人对于这个恶人的看法,就会发生一个不小转变的现象相吻合,也算是从侧面证明了,人类其实也是可以被驯化的。
而那些一辈子行善积德,做了一辈子好事的善人,可能只是因为行差踏错,又或者是鬼迷心窍,偶尔做了那么一件坏事。
小主,
那么人们就会普遍性地彻底否定,那位善人曾经所做过的所有的好事,甚至还会认为那位善人以前之所以要做善事。
其实就是为了要掩人耳目罢了,现在这个善人突然开始一反常态的做起恶事来了,也只不过是终于暴露了自己的本性而已。
因为世人对于善人的善恶预期,总是会定得很高,仿佛善人生下来就应该做善事一样,也早就已经习惯了善人的善。
可是一旦当这个善人做了一件坏事,那么世人就会认为善人这是终于演不下去了,开始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本性了。
总之就是认为所谓的善人,其实也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道貌岸然,背地里照样都是男盗女娼,肚子里面都是坏水。
而之所以世人普遍都会认同这种观点,其实也和大家虽然表面上都很认同孟子提出的人之初,性本善的理论。
但其实在大家的心里面,更认同的还是荀子提出的人之初,性本恶的理论吧,因为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人。
人人都是性本善的话,那么想来人类早就已经建立起一个大同之世了,又哪里还会有那么多的争斗和战争呢?
甚至如果人人刚一生下来就都是善良的人,那么邪恶又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总不能说是蛇或者恶魔诱惑的吧。
那未免也有些太过于扯淡了,蛇如果真的有了智慧,想必也会对此表示:别什么事情都怪它,人类天生就是这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