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一定会率先抢占道德的制高点,从道义上出发,坚决不让自己在道义方面上,出现任何一点的瑕疵。
就光是凭借洁身自好这一点,蜀汉昭烈帝刘备就已经是远远的胜过,吕布那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了。
更不要说是拿吕布和陈珪和陈登他们父子二人这样,在徐州当地有着深厚根基的徐州本地士族相比较了。
所以说吕布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最后会落到这么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可以说完全就是咎由自取。
怪不得其他任何人,哪怕最后在白门楼上,蜀汉昭烈帝刘备故意置吕布于死地,也完全都是吕布自作自受罢了。
谁让当初人家蜀汉昭烈帝刘备,好心好意地收留了刚刚才从兖州战败的吕布,结果吕布这个白眼狼。
却趁着蜀汉昭烈帝刘备不备,偷偷袭取了徐州,可以说是几乎差一点,就将蜀汉昭烈帝刘备给彻底置之于死地了。
而且也打断了蜀汉昭烈帝刘备势力的总体上升势头,让蜀汉昭烈帝刘备直接输掉了前期争霸天下的所有资本。
导致蜀汉昭烈帝刘备,在整个汉末天下大乱的前期,几乎完全就沦为了一个看客和背景板,被人打得四处东奔西跑。
完全错过了汉末天下大乱期间,诸侯势力扩张发展的黄金阶段,因此虽然最后蜀汉政权也成功地建国了。
但却完全就是一副发育不良的样子,根本无法和实力强大的曹魏政权相抗衡,这才导致了诸葛亮最后北伐的回天乏术。
虽然蜀汉昭烈帝刘备当时在白门楼上,肯定还无法预期到这些未来的发展,但光是一个吕布袭取了徐州。
让蜀汉昭烈帝刘备,几乎沦为了丧家之犬,最后甚至不得不向吕布这个忘恩负义的仇人乞和。
小主,
就已经足以让蜀汉昭烈帝刘备,记恨吕布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一辈子了,故意说吕布两句坏话。
让魏武帝曹操来杀死吕布,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有必要的话,蜀汉昭烈帝刘备是绝对不会介意亲手杀了吕布的。
就像当初吕布这个大孝子,在杀死了他的义父董卓之后,就和王允一同作为除掉董卓的大功臣。
暂时一起执掌汉朝当时的朝政,然后吕布就在讨伐董卓的女婿牛辅的战斗过程中,以李肃作战不力兵败为借口。
直接将李肃给斩杀了,要知道胜败乃是兵家常事,能够做到常胜不败的将军,整个华夏历史上总共也才有几个?
就算是强如吕布,该失败的时候不也还是会失败的么,所以主帅们对于那些败军之将,只要不是事先立下了军令状。
夸下了什么海口,又或者是出现了什么重大的低级失误,造成了什么非常巨大的损失。
那么对于主帅们来说,一般都是可杀可不杀的,小惩大戒即可,这种时候就全看主帅们的心意到底如何了。
主帅想要让那位败军之将活,那么那位败军之将就能够活,就当是主帅想要让那位败军之将戴罪立功了。
最起码也要等到那位败军之将,一败再败之后,那就是真正的无能了,杀了也没有任何的问题。